出自元末明初高逊志的《题茅山道士沈秋渊海盐听潮里小瀛洲录呈耕渔隐人》
拼音和注音
zì cóng zāo luàn shān lín huǐ , bì shì guī lái tīng cháo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避世:避世bìshì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山林: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2.借指隐居。3.指隐居之地。4.园林。5.山林体文章的省称。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自从:(介)表示从过去的某一时间或事情起:~听了讲座,心里豁然开朗了。
高逊志
不详
原诗
我闻瀛洲在沧海,此说相传数千载。
一杯弱水不胜舟,云雾轩窗眇何在。
忆我初冠游江东,开帆直指三茅峰。
琼楼玉殿倚天碧,丹光飞射金芙蓉。
只今可望不可即,跬步之间成异域。
坐令尘土凋朱颜,堕落干戈空叹息。
沈仙慕事三茅君,曾开石壁观璚文。
晨朝环佩空外响,琅玕杳杳云中闻。
自从遭乱山林燬,避世归来听潮里。
崇搆崔嵬迥绝尘,云和草静环流水。
瀛海遥连咫尺间,三峰宛似三神山。
金鸡呼日扶桑晓,念尔孤鹤应当还。
嗟予本是瀛洲客,几年欲归归未得。
羁栖且待靖风尘,名山历览无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