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荣州取道青城

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赤城。
自笑年年随宦牒,不如处处得闲行。
草痕沙际犹余绿,枫叶霜余已带赬。
归去还堪吒儿辈,锦囊三十六峥嵘。

作品评述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是陆游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青城山上倚天立,
俯瞰人间两座城。
自嘲岁岁随官牒,
不如处处得闲行。
草痕沙地犹有绿,
枫叶霜中已泛红。
归去还能吟儿辈,
锦囊中藏三十六峥嵘。

诗意:
这首诗词以将之荣州取道青城为题,描绘了作者登上青城山,俯瞰人间两座城市的景象。诗人自嘲自己年年随着官牒而行,不如到处游历闲逛。他注意到沙地上的草痕依然绿意盎然,而枫叶在霜中已经泛红。最后,诗人决定回去继续吟咏,将自己的才华传承给后代,他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青城山的旅行经历,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诗人在山上俯瞰人间两座城市,景色壮丽,使他产生了对自己身份和生活的反思。他自嘲自己年年随着官牒行走,没有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渴望能够处处得闲行,自由自在地游历。这种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草痕沙地犹余绿、枫叶霜中已带赬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尽管岁月不停流转,但草痕依然绿意盎然,枫叶已经泛红,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韧性和希望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于自己壮志未酬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积极奋斗,将才华传承给后代,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两句“归去还堪吒儿辈,锦囊三十六峥嵘”表明诗人决心回去继续吟咏,将自己的才华传承给后代。他将自己的文学才华比作锦囊中的珍宝,而吟咏则是一种表达和传递的方式。这种壮志豪情和对文学使命的坚守,展示了诗人的追求和自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对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对于文学事业的坚守和豪情壮志。这些情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社会批判的意味,展示了陆游才华横溢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轩窗眼界开。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莫问神仙定有无,地灵断不着凡夫。我来便觉芒鞋好,飞上前山不用扶。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枯松强钻膏,槁竹欲沥汁。两穷相值遇,相哀莫相湿。不知我与君,交游竟何得。心法幸相语,头然未为急。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我行及初夏,煮酒映疏幂。故乡在何许,西望千山赤。兹游定安归,东泛万顷白。一欢宁复再,起舞花堕帻。将行出苦语,不用儿女泣。吾非固多矣,君岂

老穉团栾鲤在庭,言姬为鼓玉琴声。起来同作悲风曲,倍觉先秋月影清。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不见当年丛桂枝,空山崄崒但霞霏。眼看春草萋萋遍,身是王孙未得归。

玉兔朝天去不回,空馀露井荐晨杯。屋铃不语湖如掌,无复凌空逸士来。

有美英瑶,于昭祥金。为策为章,业著徽音。德圣而尊,备举弥文。亿截万年,永辅尧勋。

孤芳移种自仙家,故着轻黄映日华。举世但知梅蕊白,不知还有蜡梅花。

霜风卷地起,落叶拥蜗庐。终日澹无事,一窗宽有余。坐多知力耗,食少觉心虚。嬾惰无新句,松声忽起予。

清嫌冰麝俗,淡学池鹅黄。情知不是蜡,风定有余香。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帘卷薰风夏日长。幽庭脉脉橘花香。闲看稚子引鸳鸯。四月雨凉思御夹,三吴麦秀欲移秧。不知身在水云乡。

风移覃土宇,云上浃群臣。(千秋节应制,《海录碎事》)

稽山九十翁,病起无气力。拥杖牧鸡豚,乃是老人职。一杯芋糁羹,孙子唤翁食。既饱负朝阳,自愧尔何德!

圣主久临御,戢戈息生娄。狂胡犯天纪,躣马舍虏庭。四海涨烽烟,白昼亦晦冥。不惟师无名,岂有间可乘。大将失经略,淮壖气如蒸。虏骑犯和州,采石势不胜。登坛刑白马,意气甚凭陵。朝廷颇忧虞,众心若摇旌。谁知肘腋祸,自彼萧墙兴。皇天相我多,一失遂有能。黔黎卖钗钏,果见

醉卧长安市,思归东海涯。瓶馀残腊酒,梅花隔年花。日与愁为地,时凭梦到家。乡书三两纸,一读一咨嗟。

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