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作品评述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鲜于都曹要回到蜀地灌口的故居,
碧铜已经生满了白霜,
但依然看得见春天的雪在长松上。
早晨从犀浦出发,催促着收割芋艿的人,
晚上渡过绳桥,观赏伏龙山的美景。
不要叹息疲倦的旅途没有骏马相伴,
要坚持健康地与千钟的敌人抗争。
子云三世只有身在此处,
为了向西南方传达我的病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苏轼送别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的场景。诗人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碧铜已经生满了白霜,映照着白雪覆盖在长松上,这是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照人事的变迁,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早晨从犀浦出发,催促着人们收割芋艿的情景,以及晚上渡过绳桥,观赏伏龙山的美景的情境。这些场景烘托出旅行的辛劳和风景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心境作为自述。他劝勉自己不要叹息旅途的劳累没有骏马相伴,而是要坚持健康地与千钟的敌人(指疾病)抗争。这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战胜困难的决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身世和心情。他说自己才是真正身处此地的人,而其他人只是经过三世的变迁。他要将自己的病容告诉西南方的人们,可能是希望通过诗歌将自己的心声传达出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行动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对旅途辛劳和自然景色美丽的赞美,以及对战胜困难和表达内心真情的决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己身世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窗涵山影月初斜,门傍溪桥柳半遮。独客不眠春起早,一帘香雪嗅梨花。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十年废放卧岩壑,名虽八品身黎元。恒暘乞雨雨乞霁,雨转为淫暘转炽。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讶天心异人意。去年避地还家园,蒿莱满目高侵天。秋阳肆虐冬益甚,涉春陂泽皆平川。迩来焦槁遍区宇,黄金剌液胶流弩。赵侯日为疲瘵忧,应怪鲁书三不雨。

酸酒齐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桂子香,清无底,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邺水。瓮头一日遶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忽然王山倒瓮边,只觉剑鋩割肠里。度撰酒法不是侬,

荒政赖贤守,湛恩推上方。龚黄真父母,秦赵肯圻疆。手自起僵仆,术先销暴强。膏盲得司命,铭肺可能忘。

秦秦何处乐,独自托孤枝。玉粒知无分,清风也自戏。

日落返察矶,无地可卓筇。回首池阳山,九朵金芙蓉。溪流出港急,树色收云封。行客快两目,欲游悔无从。依依此时心,维舟当要冲。山游形梦寐,梦觉听遥钟。应有神仙居,隔此江水重。移棹近荻港,月出霜华浓。

秋晓秋莺鸣绿树,我自徘徊不能去。年年鸣值晚春时,晓窗共听人何处。莺莺少驻听我吟,我吟未成泪双注。来年啼上茧头山,为说老人题此句。

莫把三才别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四时环绕天包地,万片掷舒山出云。道在灵台常泼泼,气归元海自沄沄。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

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蛩声雨后长门怨,雁影风前行路难。无处著愁嫌地窄,有时舒眺见天宽。最怜人道苏州月,三度中秋一度看。

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

寒蛩切切响空帷。断肠风叶霜枝。凤楼何处雁书迟。空数归期。□□沈腰春瘦,却成宋玉秋悲。又还辜负菊花时。没个人知。

眷此良月,生此良臣。金矿玉璞,质气天贞。静以牧身,与吾德为仁。动以牧人,与吾民为春。彼蠢者民,视自吾身。彼穷者旻,听自吾民。不求自应,不召自臻。乃齿乃发,斯松斯椿。

给园光景无连际,趺坐西窗日落时。欲识当时黄面老,莫将色相等间窥。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船离洪泽岸头沙,入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舞以象功,乐惟崇德。文经万邦,武靖四国。一张一弛,其备不忒。神鉴也昭,孝思维则。

风姑姑,怀秘奥。意净心清,头头是道。自然得、真乐真欢,并无些烦恼。不谄诈,不倨傲。玉花丛里,结成金宝。便等候、紫诏来宣,应通

心空月高,发白雪饶。气吞百川兮其口如海,浪卷万里兮其舌翻潮。一句直指,三乘独超。忽雷破蛰起平地,赤脚踏虹登九霄。影草笑无术,烂柯知有樵。

同室过百指,一官寝四年。幸无乞米帖,何取买山钱。止酒陶元亮,思归孟浩然。乾鱼兼菜把,颇胜酌贪泉。

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群公饯南伯,肃肃秩初筵。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义均骨肉地,怀抱罄所宣。盛名富事业,无取愧高贤。不以丧乱婴,保爱金石坚。计拙百僚下,气苏君子前。会合苦不久,哀乐本相缠。交游飒向尽,宿昔浩茫然。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热云集曛黑,缺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