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两度来游饱看山,又回双桨遡晴澜。
山光悔恨舟难载,点染篇章作画看。

作品评述

《山行》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山水为主题,通过诗人的游览山水之行,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诗人两次来到山上游玩,欣赏了美丽的山景,现在他再次回到山脚下,乘坐小船顺流而上,眺望着晴朗的湖泊。诗人在山上的美景中感到悔恨,因为他觉得船只无法容纳和传达山的美景,只能点染篇章和绘画中去表现。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山行的体验和感悟。诗人通过游览山水,充实了自己的心灵,对山光进行悔恨,表达了他认识到船只的局限性,无法完全传达山的壮丽景色。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文字和绘画,以便更好地表达和传达给他人。

整首诗意境高远,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思考。通过船只难以承载山光的隐喻,诗人抒发了对有限表达方式的无奈和悔恨,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诗意的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1]。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四序资始,万物含生。皇献允洽,至德惟明。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初日在斜溪,山云片片低。乡愁梦里失,马色望中迷。涧底凄泉气,岩前遍绿荑。非关秦塞去,无事候晨鸡。

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郊居近城闉,漏鼓传冬冬。缃帙开烂漫,牙签纷叠重。朱黄参笔墨,照映灯花红。鲁壁汲冢秘,天遣慰困穷。衮衣窥藻火,宗庙听笙镛。端居得至乐,生世岂不逢。藜羹冷未啜,短褐忘严冬。拜手谢造物,不须黑头公。

青阳三巳日,佳气九城中。洛饮传周俗,溱诗载郑风。停轮浮桂醑,解袂泛兰丛。选胜开慈宴,多欢组绶同。

俊逸鲍参军,优游谢康乐。豺虎正纵横,南行道弥恶。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丕命惟皇,万物咸睹。卜年迈周,崇功冠禹。有烨炎精,大昌圣祚。酌鬯祈年,永锡繁祜。

卓僊在时养琼芝,深根固蒂活人命。憧憧来问此何草,但告渠是唐婆镜。

虔在江西尤钜丽,极知君相选侯难。昔多法从怀州绂,今少诗人上将坛。敛戌官兵申拆洗,放衙豀洞报平安。衰颓欲纳辕门谒,却怕崆峒腊雪寒。

春事已浓多日,游人偏盛今年。梨花寒食雨余天。鸭绿含风浪浅。翠袖半黏飞粉,罗衣尚怯轻寒。不辞归路委香钿。门外东风如箭。

吾生良可嗟。

犹记长安,共攀折、琼林仙萼。人已去,年年梅放,怨怀谁托。和靖吟魂应未醒,补之画手何能摸。更堪怜、老子此时来,愁难著。云昼晚,烟宵邈。春欲近,风偏恶。早阑干片片,飘零相错。邂逅聊拚花底醉,迟留莫管城头角。且起居、魏卫国夫人,闻安乐。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洞天福地萃名山,我喜登临昔所悭。五殿香严如在帝,九山青销若为关。岩前鸣凤当年事,野外骧龙反掌间。自顾武夷捍火吏,真祠梦想不容樊。

堂上拄黄山,辉映庭前春雪。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踏浪□知浪险,蝶翻花宅惜花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