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张问陶的《湘阴(其二)》
拼音和注音
sān shí liù wān bān zhú lín , chuán chuāng luò rì fēng sēn s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日:(名)夕阳:~余晖。
斑竹:(名)又叫湘妃竹,茎上有紫褐色的斑点。
森森:森森sēnsēn∶形容繁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杜甫《蜀相》∶形容阴沉可怕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形容寒冷冷森森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竹林:1.竹丛遍布的林子。2.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为叔姪,后敬称人叔姪为「竹林」。
三十六:约计之词,极言其多。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原诗
三十六湾斑竹林,船窗落日风森森。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