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茗词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作品评述

《蜀茗词》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施肩吾。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
欲道琼浆却畏嗔。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诗人品味蜀地新鲜的茶叶,以及在品茗过程中的一段趣闻。诗人将蜀地新鲜的茶叶盛在越碗中,茶叶还带着淡淡的烟雾,轻轻搅动使其均匀。山中的僧人询问诗人将这种茶与何物相比,诗人欲以琼浆(指美酒)作比,却担心得到僧人的责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茶叶的新鲜和烟雾,以及诗人与山僧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品茗时的情景的描绘。诗中的"越碗"指的是越窑的碗,越窑是唐代著名的瓷器窑口之一,因而把茶盛在越碗中也显示了茶叶的珍贵。"蜀茗"则指的是蜀地的茶叶,蜀地以其优质的茶叶而闻名。"薄烟轻处搅来匀"形象地描绘了茶叶的独特气息和悠扬的茶香。

诗中的山僧与诗人的对话则体现了茶文化中追求自然与简朴的精神,山僧对诗人提出了茶叶与何物相比的问题,诗人想到琼浆,但又担心山僧会责备自己对美酒的追求,因此畏怯不敢回答。这一对话展示了茶文化中对于自然、朴素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享受的克制。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将品茗的情景和对话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茶叶的喜爱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茶文化中的一种克制和淡泊的精神,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和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施肩吾,字希圣,洪州人。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西山集》十卷,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小桃弄色仍千本,流水飘香又一年。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晓 一作:山)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万里先人忌,呼号痛不天。遗孤馀二纪,旷祀忽三年。永恨丘园隔,遥怜弟妹圆。义方如昨日,地下想欣然。

汝自骑高马,予宁坐敝车。功名输俊茂,天地著迂疏。漫说痴人梦,仍看后世书。谪仙酒楼在,不醉欲何如。

旌阳宫殿昔徘徊。一坛云叶垂。与君闲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茅店酒,寿君时。老枫临路歧。年年强健得追随。名山游遍归。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小奚容入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飞鸟曾闻载鬼车,粉香何事亦随邪。伤生不惜身投火,抵死犹将命乞花。望帝精灵枝上血,韩凭魂魄墓前沙。一般有恨难消灭,梦里相逢更可嗟。

宁辞旧路驾朱轓,重使疲人感汉恩。今日鸣驺到嶓峡,还胜博望至河源。

信马春风踏软沙,晴郊芳意接京华。绿垂波面官桥柳,红出墙头御苑花。莫问年光侵老境,且拚日醉送生涯。归鞭犹恐严城隔,那得行人不念家。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墨鱼黑覆形,火萤明照身。拙於用显晦,踪迹徒自陈。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南陌车马动,西邻歌吹繁。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三宿相留亦是缘,东风吹上镜湖船。閒心可为流觞事,古眼应探窆石前。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直疑后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栗里归栽菊,青门隐卖瓜。羸躯病天色,衰鬓怯年华。野旷乌声乐,溪清雁影斜。门退,也拟筑堤沙。

檐前落叶拥高秋,谬使人推隐者流。背有微暄念天子,手无漫刺渎诸侯。老知丝竹殊堪赖,远为儿孙未免忧。身后算应忧未了,且来拂壁画丹丘。

才子担簦指旧京,垂杨系马听新莺。隔江山入长干寺,带雨潮添建业城。绛帐传经秦博士,布衣游侠鲁诸生。春江花月清淮夜,知醉谁家雁柱筝。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我非烟霞徒,息养离世氛。我非云水客,眼空观劫尘。有身必有用,用世非荣身。善性自孟子,晋性由荀卿。气质诚有驳,良心乃其纯。荀卿言治气,孟子言养心。治如治稊稗,晋去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