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玉隆宫壁

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作品评述

《题玉隆宫壁》是宋代白玉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旌阳归去太康年,
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
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
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
猿啸西山柏树烟。

诗意:
《题玉隆宫壁》这首诗以太康年间旌阳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图景和情感。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家园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派的风格写就,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传达了一种哀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绪。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旌阳归去太康年",旌阳是诗中的地名,指的是诗人离开的地方。"归去太康年"表示以前的岁月已经过去,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石灶灰寒古洞前",这句描写了一个寂寞冷落的景象,石灶已经冷却,寓意着往事已经消逝。"古洞前"则是指古老的洞穴,暗示着过去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

"笑斩白龙横蓼岸",白龙是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象征困扰诗人的困境,诗人以笑声斩断烦恼,表达了对困境的坚韧和乐观。

"醉骑黄鹤步云天",黄鹤是神话中的仙鸟,诗人借喻自己醉心于诗文创作,意境超脱尘世,追求卓越。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这里表达了对逝去的荣华富贵的追忆和无可复得的感慨。金丹和玉屑是道家修炼的象征,铁臼和石函则表示诗人曾经的努力和追求。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这句表达了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四十二口家指的是诗人的家庭,诗人在外游历,思念家人。猿啸西山柏树烟,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家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无常的感慨,展示了一种哀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绪。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隐居。僧传诗藁远,鸟宿墓林虚。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

山下巢云梦亦清,陇头耕雨绿蓑轻。时人共指庞居士,为借农书一到城。

爱酒扬子云,家世一区宅。校书登天禄,落拓聊寓迹。彼视汉公卿,何啻相什百。著书效周易,人笑玄尚白。傥非桓谭辈,诋诮谁与惜。

甕头留得菊花春,过了重阳即诞辰。想见闺中为寿酒,只同儿女说归人。

白石青林底处无,侵云亦有小屠苏。桔花飞尽不归去,挥汗江城看画图。

人生风波间,触事喜乖隔。前君还里中,王事有程格。欢言不一再,归马已在轭。相期高阳秋,丛菊手共摘。惟时家多虞,伯氏遭远谪。苍黄走国门,下马拜颜色。孤舟千日宿,离思日侵迫。还家问生事,未免烦计画。自念非世器,身以闲为职。不能高奋飞,有类笼中翮。清霜落众木,诸岭

气爽无馀暑,天高不住阴。霞残仍是绮,风冷即名金。烟沼双鱼乐,霜郊一鹗心。此时灵运唱,无复答愁霖。

芍药虚投赠,丁香漫结愁。凤栖鸾去两悠悠。新恨怯逢秋。山色惊心碧,江声入梦流。何时弦管簇归舟。兰棹泊沙头。

别离情绪两难任,消遗唯应有醉吟。冉冉光阴玄鬓改,勤勤书札旧情深。凉宵梦寐清淮月,永日徘徊玉树阴。野鹤乘轩无所用,角巾何日返中林。

自昔金陵幕,周旋未尽能。凄凉论阀阅,突兀擅声称。直己堪从事,公言不负丞。嗣当蜚鹗牍,留眼看依乘。

故迹存栖鹤,高风扫镜鸾。烟霞扃地邃,冰雪照人寒。妙句挥浓墨,仙颜焕渥丹。虽云归棹晚,犹及附飞翰。

戒婢篝衣彻扊扅,呼儿涤砚作隃麋。须臾开卷东窗下,即是先生无病时。

闭门堪上士,觅句忽中年。难得胶粘日,端能笔补天。琢心一丝发,涌地万汪泉。家法东湖在,西江佐刺船。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三伏池塘沸,难头美可烹。香囊联锦破,玉指剥珠明。叶皱非莲盖,根甘似竹萌。不应从适口,炎帝亦曾名。

三山鹄袍十万众,两纪知名郑南仲。妙年官赋甲秋闱,一发辄中仍再中。岂知天地大变革,原夫八韵竟无用。虽然改尔亦得力,斗南斗北声价哄。黄金台降中书敕,水晶宫请博士俸。得人岂必泥古法,省场舍选同乡贡。儒风未尽弃端章,学徒尚多习弦诵。但苦官冷饭不足,三载诳腹虀百瓮。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垂阴敢慕甘棠叶,附干将呈瑞木符。十步兰茶同秀彩,万年枝叶表皇图。芟夷不及知无患,雨露曾沾自不枯。好住孤根托桃李,莫令从此混樵苏。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对雪惘然怀酒伴,萦心还复为诗魔。老农心念须三白,渔父家风想一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