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东汉诸公孰最贤,南州高士独推先。
蒲轮徒枉当年聘,尘榻从教尽日悬。
吾道固应天未丧,此时争奈木将颠。
栖栖尔辈成何事,那似清风万古传。

作品评述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杰出的诸公和南州的高士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东汉时期的诸公中,谁是最贤明的呢?
南州的高士独自推崇先贤。
蒲轮只是徒然虚掷,年年聘请却无结果。
尘榻上度过了整日,心中挂念纷飞不定。
我坚守的道义应当得到上天的承认,
然而现实却像风中摇摆的树木。
像我们这样无依无靠的人,将来会有什么成就呢?
与清风传诵千古的伟大人物相比,我们又何止一筹。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东汉时期的杰出人物和南州的高士的比较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理想境遇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不满与疑问。诗中透露出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的诸公和南州的高士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东汉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诗中提到的"诸公"指的是那些在东汉时期享有盛誉的名士。南州的高士则代表了一个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形象。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人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痛心疾首。

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东汉时期地方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但这一制度却常常被滥用,导致了很多不合格或不称职的人士被任命。诗人用"蒲轮"来象征虚度光阴、白白浪费机会。"尘榻"则指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通过这些象征和意象,诗人抨击了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合理现象。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坚守道义,却感觉天命未能认同自己的努力。现实的不公让他感到困惑和失望,他感叹自己和历史伟人之间的差距。他认为自己这样的人将来能有何成就,与那些留名千古的清风之辈相比,自己实在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遇的追求,流露出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思考。它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思想境和天予孺子亭三首》是宋代文学家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通过对东汉时期的贤人和南方高士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词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首先,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东汉时期地方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但这一制度常常被滥用,导致不合格或不称职的人被任命。作者将蒲轮描述为徒然浪费年华和虚掷时光的象征。其次,"尘榻"指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这一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作者坚守道义,但感觉自己的努力未能得到上天的认同。他对现实的不公和自身的困境感到困惑,认为自己无法与那些留名千古的伟人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贤人和南方高士的对比,抨击了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合理现象。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词充满了思考和反思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等闲剔出影团团,一一如珠走玉盘。风前灿灿宝光寒,落落谁从转处看。当随机括动,休被眼睛瞒,鱼目光生也一般。天上蟾蜍水底浴,明暗不相干。

辞爵浮云外,安民反手中。山林独往意,衮绣太平功。布被终身俭,貂冠一命崇。他年两行泪,碑下泣羊公。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岂容轻愠喜。白首如新倾盖欢,谁解乘閒究斯理。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行千里。惠宠顾我端有由,衰滞不应能致此。为言前岁在金沙,幽讨穷探遍山水。论文获与阿逢游,賸馥残膏丐犹子。是行来赴徐卿召,昨日扁舟方戾止。阿逢闻是公僧弥,予乃阿逢门下士

君不见周德中衰天命变,彝器飘零散区县。郏瀼之鼎淮泗流,一没千祀无人收。秦皇得国心泰侈,虎视雄图志未已。已访仙源并海沂,还望瑶光浮泗水。畚锸喧传从百官,羽骑连延照千里。五夜斋供亲祭祠,万力咆勃鼎不起。始知铸作通神明,入川尚自辟妖精。彼昏劳劳安可得,精灵变化固

不敢心狂走。极谢师真守。芋栗今番六次餐,美味常甘口。不作东叟。不恋东风柳。参从风仙物外游,共饮长生酒。

客梦江湖远,穷居骨肉离。尺书无寄处,中夜不眠时。念尔衣裘薄,满怀风露悲。狂游断消息,深负竹林期。

千年忠孝归图画,百卷风骚动冕旒。一尉南州成底事,可怜夜壑遽移舟。

迢迢朱雀航,飞盖共淩越。东风石子冈,芳草微径绝。生公法堂在,清夜贮明月。回认城郭游,春华烂晴雪。长烟动江隩,微云泊山胁。连樯去迟回,白鸟屡明灭。江山信清丽,人物久销歇。戍堡定荒凉,投身计何拙。尘衫与汗马,端为老生设。李侯朱门俊,许与尽时哲。俛首就微班,刚肠

朝渡汝河流,暮宿楚山曲。城阴日下寒,野气春深绿。征车倦长道,故国有乔木。行行渐乐郊,东风满平陆。

昔叹桴乘海,今悲涧隐松。连城轻伪璧,画室畏真龙。静胜将生白,机亡耻合踪。谁谈龟手术,洴澼换吴封。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浊酒三杯三代醇,中閒滋味是人伦。世人毫末成胡越,要看家风我姓陈。

日夜滩声急,相忘不闹人。见孙犹弃水,农圃各文身。眼出平洋豁,眉逢大雨颦。豀藏山胁里,绕水每逡巡。

烟云坐久湿人衣,未觉城中有鼓鼙。春到好花随意折,日长幽鸟尽情啼。贵公行色心方壮,旷士閒居物已齐。客子不知今夕梦,故乡何处是潜溪。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大地平沈,侧布黄金。虚空透阔,高架枬檀。依稀马厩,仿佛牛栏。鹘眼鹰眼不许看。

绫衾大入承明直,却把一麾江上来。云气隔天迷望眼,不堪花落几宫槐。

春近柳依依。天台客未归。任东阳、减却腰围。手*梅花吟未了,惊眼底,雪花飞。相对两忘机。青山陡觉非。想鹅池、夜令难违。谁道子猷豪富甚,银箬笠,玉蓑衣。

前峰已失后峰青,屏翳撩人不解晴。谁画遨头一蓑笠,满村风雨看苗生。

诸公奉诏选豪英,翰墨声名要老成。谁敢一钱经卫尉,直须倾盖赠先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