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振武张尚书

回天转地是将军,扶助春宫上五云。
抚背恩虽同骨肉,拥旄名未敌功勋。
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

作品评述

《送振武张尚书》是一首唐代王建创作的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回天转地是将军,
扶助春宫上五云。
抚背恩虽同骨肉,
拥旄名未敌功勋。
尽收壮勇填兵数,
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
威声直到海西闻。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送别名叫张尚书的振武将军而写的。诗人将张尚书形容为回天转地的将军,意味着他的英勇威武能够扭转战局。他支持春宫上升到高高的云端,这里可以理解为他的军功卓著,威望日益提升。虽然他对待部下恩情深厚,如同亲骨肉一般,但他的军功名望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

诗中提到将军收集了大量勇士,填满了兵员的名录,意味着他拥有强大的军力。他并不向边境少数民族夺取马匹,可能是指他不依赖外族的支持,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军队。

诗人还提到将军在闲暇时会去单于台下狩猎,意味着他的声威和威望传到了遥远的西海地区,显示了他的统治力和威严。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放的笔调赞美了张尚书的军事才能和威武形象。通过回天转地和扶助春宫上云的描写,将将军的英勇和功绩形象化地表现出来。诗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将军的威严和军功得到了强调。

诗人还通过将军不向边境少数民族夺取马匹的描写,展现了将军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意味着他不依赖外力,而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军队实力。最后提到将军的声威传到了遥远的海西,显示了他的统治力和影响力。

整首诗词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敬意,展现了当时唐代将领的英勇和威武形象,同时也体现了王建善于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和形象描绘的艺术特点。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王谢江东推世胄,机云洛下振才名。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高第自须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待看万里抟羊角,即是三秋听鹿鸣。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不知谁啖牛心炙,又见清谈一座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夜来飞雨濯残芳,绿遍童童佛树行。把酒可劳悲暮节,振衣还自喜微凉。清帘不下轻颺燕,别院时来暗霭香。自是嵩阳欲归客,为公聊尽次公狂。

管磬升,膻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雪后潮痕上钓矶,江南天水一丝微。萋萋芳草迷禾黍,何事王孙尚不归。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逃暑追凉荫碧萝,清池咫尺阻经过。眼前喜见芬陀利,鼻观重参乾闼婆。绰约汉宫黄傅额,依稀洛浦袜凌波。远公自结庐山社,一笑拈花意若何。

眉叶颦愁,泪痕红透兰襟润。雁声将近。须带平安信。独倚江楼,落叶风成阵。情怀闷。蝶随蜂趁。满地黄花恨。

只恐身由泪结成,一朝澌解了余生。当年下第都门道,白日荒荒记此情。

田舍诸雏各雅驯,男儿盍有艺资身。古来医卜多名世,莫学文章点涴人。

第八峰高是桂林,安期曾度马明生。个中自有通仙路,拂袖天香影里行。

一度相逢一度春,不知名姓是何人。十分国色妆须淡,数点胭脂画未匀。好把东皇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邻。临邛道士今何在,说与唐宗是太真。

至今青霄人,犹是门下客。

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

灯下穿针影伴身,懒将心事诉诸亲。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尘心幸未动,聊此纳余清。

湛湛露斯,其甘如饴。清宁鉴德,和气应之。神云播液,冰玉凝姿。是为仁瑞,万寿维其。

焦子如天胆,秦王似屋嗔。如何刀机上,活得解衣人。

一窍虚通,八面玲珑。无象无私春入律,不留不碍月行空。清净宝目功德臂,遍身何似通身是。现前手眼显全机,大用纵横何讳忌。

三王贵养老,取重在乞言。酒醴副佳淆,黄发斯皤然。朝廷本忠厚,风俗亦变迁。岂意汉道微,侍中惟少年。耆旧无备问,李公所以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