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司马至

有使归三峡,相过问两京。
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
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
幽燕唯鸟去,商洛少人行。
衰谢身何补,萧条病转婴。
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

作品评述

《柳司马至》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朝代时期,诗人司马季主持了对巴蜀地区的征战,返回京城时经过了渭水河谷。

诗中描述了司马季回到三峡后,经过渭水河谷来到京城,途中看到庞大的军队在邯郸道上准备出征,也看到了和亲的一些城市。他注意到幽燕地区的鸟儿都已飞去,商洛地区人烟稀少。诗人自觉自己年纪已大,身体衰弱,疾病缠身。他在寒冷的宫阙中度过了一夜,思念着君王,尽全力为国尽心尽力。

这首诗通过描述司马季在回到三峡后的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虚度年华、操劳劳累的岁月的忧虑和病痛带来的无奈。诗中深情地描绘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荣辱的关切。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有使归三峡,
相过问两京。
函关犹出将,
渭水更屯兵。
设备邯郸道,
和亲逻些城。
幽燕唯鸟去,
商洛少人行。
衰谢身何补,
萧条病转婴。
霜天到宫阙,
恋主寸心明。

赏析:
《柳司马至》是杜甫晚年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杜甫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的无奈和忧虑。

诗的开篇即入题,字字叩击着我们的心扉,这使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苦闷和归来的心情。用“有使归三峡”来形容归途,寓意颇深。相较于三峡的山水秀丽,诗人回到京城的路途既漫长又辛苦,被描述为函关出将、渭水屯兵,表达了封建时代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诗的下篇,诗人通过描绘邯郸道设备、和亲逻些城、幽燕唯鸟去、商洛少人行等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关注和自己日渐衰老的无奈和失望。“苍魂日已变,空悲病转婴”反映了仕途起伏,病痛缠身的心境,诗人虽然身体衰弱但依旧对朝政、君王忠心耿耿。

诗的最后两句,用“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来表达诗人对君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怀。正是这种忠诚和关怀,使得杜甫的诗歌在唐代文学中独具一格。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秋色际遥海,乘高伤远眸。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黄菊已过晚,濁醪徒满瓯。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归。数得宣麻拜相时。秋前后,公衮更莱衣。

一年好处橘初绿,雨后秋容净如沐。潭潭大府忠孝家。黄堂正奏千秋曲。挥毫落纸妙卿云,千佛经中蚤致身。横飞直上九万里,金鱼玉带真天人。筹边利国知谁似,直节长才堪重寄。手扶杲日照乾坤,力转洪钧陶品汇。橐兜戟纛粲煌煌,紫极联休衮绣光。暂向闽都分帅阃,再归天阙致时康。

钦崇至道,肃谒珠庭。顺风而拜,明德惟声。飚驭来格,尊酒斯盈。是酌是献,心通杳冥。

整整三朝玉笋班,几年流落奉祠官。不令归曳尚书履,亦合先登大将坛。从昔南荒除帅重,只今西顾倚公宽。长途不惜身为御,欲上龙门自作难。

耳听鋗玉,目瞻熉珠。乐人周奏,们参汉图。神人来况,天地同符。亦既见帝,王心则愉。

我是蓬莱山上客,暂到人间管春色。谢家池馆纵吟魂。卓氏酒炉迷醉魄。人间春色将奈何,潋潋滟滟浓如波。归来说与秦王女,麻姑偷去唱为歌。

星月凋零万象昏,谁能先我见朝暾。东南已得乾坤正,蛮貊方知夜旦分。但觉沧溟浮佛屋,却忘衡岳近天阍。迢迢下憩山腰寺,人世烟云尚吐吞。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本不远离,身还不见。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谷神不死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修炼

铜瓶布衲出尘埃,疏瘦风标日一斋。门径萧然更无事,出萤飞鸽及时来。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天扶王室挺生申,瑞启中兴社稷臣。樽俎折冲常自任,庙堂康济更何人。秋风玉帐军容肃,冷月铃斋夜宴新。愿扫妖氛开寿域,衮衣端为转洪钧。

暖泉宫里告虔回,略避红尘小宴开。落絮已随流水去,啼莺还傍夕阳来。草能缘岸侵罗荐,花不容枝蘸玉杯。莫讶诸生中独醉,感恩伤别正难裁。

误身何必叹儒冠,粗粝须甘苜蓿盘。瓜地可耕归独负,未应真坐缚微官。

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人生岂必高官贵。愿长对、诗书习气。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外祖谯公,初任射洪簿,再为长江令,叔母生于射洪,故云)

舣棹水之涯,重来访可师。磬声连古寺,僧语隔疏篱。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

枯梢横出竹疏疏,挟雪吹香梦自孤。立到夜深难着语,怕渠去说与林通。

潮水萦回御水通,垂杨照影绿茸茸。天生此地非疏凿,未必钱塘似此中。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皓月华星傍九霄,夜深端坐圣躬劳。乐声按舞渔山近,花雨飘空鹫岭高。玉册读文传太祝,金柈捧奠出仪曹。从容望燎銮舆动,目送中天白玉毫。宣谕鬼魂赐以法食赋谕鬼万方杀戮到渔樵,三日斋宫德泽饶。朽骨又蒙周室葬,游魂不待楚人招。千年象教来中国,一代威仪出圣朝。惭愧山林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