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口燥
- 拼音chún jiāo kǒu zào
- 注音ㄔㄨㄣˊ ㄐㄧㄠ ㄎㄡˇ ㄗㄠˋ
- 成语繁体脣焦口燥
- 成语解释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 成语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 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
-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英语翻译One\'s lips and mouth are parched.
- 近义词口干舌燥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网络解释
- 唇焦口燥
- 唇焦口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hún jiāo kǒu zào,形容费尽口舌。焦意为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唇焦口燥”单字解释
口: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又脆。衣服烧~了。 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渴。唇~舌燥。 3.着急:心~。~急。 4.指焦炭:炼~。 5.焦...
燥:干;缺少水分:~热(干燥炎热)。口干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