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赠羊长史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
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
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
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
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
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
奏赋病未能,草玄老更疏。
犹当距杨墨,稍欲惩荆舒。

作品评述

《和陶赠羊长史》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不是皇甫谧,我的门人像挚虞。
我不常带着两瓶鸱酒,却肯借出一车书籍。
我希望能让海外的士人,观看经书如同鸿都一样庄严。
结发之交事文史,俯仰间能引申六十个比喻。
老马不愿再放养,长鸣表示思念舆车的服役。
因此我知道,根源和尘埃都在,难免遭受疾病和药物的困扰。
想起你千里迢迢的行程,历经坎坷仍有所徘徊。
好学的真实伯业,可以与比肩相如相提并论。
这本书早已熟悉,拯救我如今的荒芜。
却惭愧于桑榆之下,久已厌倦诗书的娱乐。
奏赋的能力因病而未能,随着岁月,我的草书越发潦草。
尚需与杨墨相距,稍作惩戒荆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给名士羊长史的赠答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学识的自信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诗中苏轼自谦非皇甫谧,皇甫谧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以他的才华和成就为标杆,而苏轼则谦逊地表示自己不及他。他提到自己的门人如挚虞,挚虞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表示自己的门人也都有着深厚的学识和品德。

苏轼在诗中提到自己虽然不常带酒,但愿意借出一车书籍,表明他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学识。他希望海外的士人能像鸿都一样庄重地观看经书,体现了他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士人的期许。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以结发之交事文史来形容自己和友人的交情,表示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同结发之交,非常亲密。他说自己能引申六十个比喻,显示了他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才情。

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提到老马不愿再放养,长鸣表示思念舆车的服役,暗示他希望友人能再次回来,一同从事学问事业。他也承认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有病需药,但他仍然思念着友人的到来。

最后,苏轼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自己状况的反思。他称友人的学问是真实的伯业,可以与比肩相如相提并论,显示了他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对诗书的厌倦和奏赋能力的衰退,感叹岁月的流逝和陶赠羊长史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
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
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
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
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
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
奏赋病未能,草玄老更疏。
犹当距杨墨,稍欲惩荆舒。

《和陶赠羊长史》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并非皇甫谧那样的人,而我的门徒们如同挚友虞伯一般。
我不常带着两瓶鸱酒,却愿意借出一车的书籍。
我希望能让海外的士人,像鸿都一样庄严地研读经书。
我们结发之交,事关文史,互相启发,六十个比喻都能引申出来。
老马不再适合放养,长鸣表达了对役使车辆的思念。
因此我知道,根源和尘埃都在,疾病和药物难以避免。
我怀念着你千里行程的足迹,历经艰辛却仍徘徊不前。
好学才是真正的伯业,可以与比肩相如相提并论。
这本书已经熟读多时,拯救了我如今的荒芜。
然而我感到惭愧,桑榆之下时光已迫近,我厌倦了诗书的娱乐。
因病未能展示才华,我的草书也变得越发潦草。
尚需与杨墨相距,稍作惩戒荆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给羊长史的赠答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学识的自信和对友人的赞赏之情。他自谦非皇甫谧,皇甫谧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谦逊地表示自己不及他。然而,他赞美自己的门徒们像挚友虞伯一样亲密。他虽然不常带酒,却愿意分享自己的书籍,表示自己乐于与人共享知识。

苏轼希望海外的士人能像鸿都一样庄严地研读经书,显示了他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士人的期望。他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作结发之交,互相启发,能够引申出六十个比喻,显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才华。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提到老马不再适合放养,长鸣表达了对役使车辆的思念,暗示他期待友人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君留剑水浔,我卧弁峰下。十书九不到,思君无日夜。

礼声沃兴,诚意肃将。包茅是缩,冀毕阳觞。焕矣情文,既具醉止。熙事备成,灵其有喜。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萱草花空发,丁香子又生。浮云无处所,孤月不须明。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江南地暖,数枝先得岭头春。分付似、翦玉裁冰。素质偏怜匀澹,羞杀寿阳人。算多情留意,偏在东君。暗香旋生。对澹月与黄昏。寂寞谁家院宇,斜掩重门。墙头半开,却望雕鞍无故人。断肠处、容易飘零。

张公知观。性命堪搜常作观。勘破嚣尘。灰了凡心出世尘。内修内炼。真汞真铅常锻炼。要见金莲。须是深深种玉莲。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馀。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烽烟犹未尽,年鬓暗相催。轻敌心空在,弯弓手不开。马依秋草病,柳傍故营摧。唯有酬恩客,时听说剑来。

画堂银烛明如昼。见林宗、巾垫羞蓬首。针指花枝,线赊罗袖。须臾两带还依旧。劝君倒戴休令后。也不须、更漉渊明酒。宝箧深藏,浓香熏透。为经十指如葱手。

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浥绛罗巾。更无凡木能争艳,定向壶中别得春。久稔新诗能写物,须知樽酒可藏真。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染尘。

时节循环四月一,大道何曾有得失。夜来针眼鱼儿,吞却新昌石佛。阿呵呵,识不识,明眼衲僧跳不出。

新晖送山青,点点入茅屋。平原秀芳草,流泉带乔木。篱篁堕凉影,庭兰动徐郁。主人侵朝兴,鹤衣巾一幅。净几发炉燎,就床取书读。坐中无俗宾,砌下有驯鹿。短扉竟日掩,香醪四时漉。闲情寄峄桐,佳词喷湘竹。翘企孤山隐,想像柴桑筑。延睇拥云峰,满听溅霜瀑。久与市尘遥,已共

晚来何所喜,急雨洗新秋。幸遂登高赋,应容遇胜留。藕花明远近,鸥鸟任沉浮。不用挥纨扇,何妨醉玉舟。

明知有热不多时,可喜秋清又可悲。四十九年蘧伯玉,西湖一阵桂风吹。

晓波清苍痕,豗激翠将腐。奔涛已东决,磊块留不去。巧匠取之出,入资园亭趣。阴罅囓馀苔。寒凹逗轻露。彼怪予弗谈,不转吾所慕。

宿雨初干,舞梢烟瘦金丝袅。嫩云扶日破新晴,旧碧寻芳草。幽径兰芽尚小。怪今年、春归太早。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粉围香阵拥诗仙,战退春寒峭。现乐歌弹闹晓。宴亲宾、团圞同笑。醉归时候,月过珠楼,参横蓬岛。(柳塘、花院、现乐,皆家

人居城市虚华馆,秋入园林著晚花。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晓上荒凉原,吊彼寂寥魂。眼咽此时泪,耳凄在日言。冥冥千万年,坟锁孤松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