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郑介夫二首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枣,祝君眉寿似增川。

作品评述

《次韵郑介夫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生忧患萃残年,
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
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
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枣,
祝君眉寿似增川。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苏轼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思考和祝愿。诗中描绘了作者一生中忧患不断,积累到了残年,仍然心事重重,难以安眠。然而,作者希望能在海上偶然相遇,开怀畅谈,寻找一丝宽慰。即使在苇间,也能找到友谊的延续。诗中还提到了良医和老将,暗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该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最后,作者以桑榆和梨枣的象征意义,祝福诗中的朋友能够拥有长寿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才华和感慨之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一生忧患”表明了作者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这种心理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晚年。作者将自己的心比作“惊蚕”,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动荡。然而,诗中的“海上偶来”和“苇间犹得见延缘”传递了一种希望和寻求安慰的愿望。作者希望能在生活的迷茫中找到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诗中的“良医”和“老将”象征着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良医经历了三次挫折,才能成为真正的医术高手,而老将则在两次失败后仍然坚持战斗。这表明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经历多次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成长。

最后,作者通过“收取桑榆种梨枣”这一寓意深远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良好的愿望。桑榆代表夕阳,梨枣则象征着幸福和长寿。作者希望诗中的朋友能够拥有长寿和幸福的人生,祝福他们的眉宇之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晚年时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友谊的向往,通过比喻和寓意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生活的希望。诗词明忧患之情,暗寄志气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春水沟塍绿渐回,喧阗凫雁作群来。新年风物动人意,薄宦驱驰岂自媒。未解骖龙追渺莽,何妨乘蹇历崔嵬。田间亦有人闲逸,门掩柴荆书未开。

秋风掠梧桐,岁月去如掷。功名趁强健,君子有行役。朝家政急贤,黼座不满席。巍巍庙堂望,留客良独惜。谁为君兰言,亦有子公力。居然怀墨绶,欢喜动颜色。宰邑世情难,指作富贵厄。公尝为我言,百里岂摈斥。虽无槐鼎贵,均是代天职。人方事趣办,声誉已赫赫。公独安其常,容与

溪上横岗一道斜,成行鸳鹭落平沙。竹篱茅舍林中见,仿佛孤山处士家。

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风雨声中听李陵,起来被服对神明。歌钟才彻车轓动,归到谯楼恰六更。

烈士或爱金,爱金不为贫。义死天亦许,利生鬼亦嗔。胡为轻薄儿,使酒杀平人。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杖钺知何处,看云望欲迷。真同阮南北,各寄蜀东西。峡险水增急,楼高山为低。春来日行乐,桃李想成蹊。

博学该群籍,飞声蔼上庠。巍科曾叠贯,要路遂横翔。策府登清选,铨曹得望郎。九重方简在,一鉴遽云亡。

楚江空阔水阆收,葭苇萧萧两岸幽。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信天缘,何为者,非达亦非贤。终朝开咮不敢仰,待鱼落咮急下咽。大鱼变化小鱼黠,谁肯效命于尔前。皇天日月高,无心怜尔曹。几欲强求索,岂不监漫画。

故人墓木半藤萝,儿侄东西雁一莎。绝喜阿连新笔长,契君风鉴爱渠多。

自在云间白鹤飞。晴川浴罢不胜衣。旋裁五色冰蚕锦,千花覆处,三呼声里,惹得御香归。

久将醉眼视群儿,只与旁观作笑嘻。赋芋狙公曾未悟,牵丝木偶几多时。云间炎景人方畏,地下微阴谁得知。荣谢古今同此理,老翁端坐但忘机。

路深容马窄,楼小插花多。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比尘寰。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山祇亦望幸,云雨见灵心。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咸京天上近,清渭日边临。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