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阮自华的《杨柳枝(其二)》
拼音和注音
yī tiān chūn sè yǎo cén cén , shí èr wū shān qiāo dài p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一天:1.一日、整日。2.某一日。3.满天。4.如天一样大。形容极大。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巫山: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涔涔:(书)(形)①形容水、汗、泪等不断地流下:雨水~。②形容天色阴沉。③形容心情烦闷。
阮自华
不详
原诗
一天春色杳涔涔,十二巫山悄黛屏。
杨柳嫌人肠未断,更将风雨著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