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昌祺的《夏末偶寻洞惠道院》
拼音和注音
xiān jiā shàng xiāo chén , kuàng nǎi sú shì j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仙家:仙家,汉语词语,拼音是xiān jiā,意思是中国神话中众仙的自称;指仙人;仙人所住之处;道家里恭称与人为善的鬼、妖等为仙家;
俗士:庸俗不高尚的人。见识浅陋的人。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消沉:(形)情绪低落,委靡不振:意志~。[近]低落。[反]高昂|振作。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原诗
晓起凉月淡,絺衣坐肩舆。
洒然尘虑豁,遂即道者庐。
萧条殿廊存,亭轩化荒墟。
山门憩樵农,藓砌鹿豕趍。
霤倾有堕瓦,树伐无遗株。
仙家尚消沉,况乃俗士居。
蓬莱屡清浅,此事谅弗虚。
吾闻至人言,一气运化枢。
莫窥机缄微,孰外定数拘。
通由饥亡命,载以贿丧躯。
荣华岂久在,役智悲群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