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友人

乱云堆里结茅庐,已共红尘迹渐疏。
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作品评述

山中寄友人

乱云堆里结茅庐,
已共红尘迹渐疏。
莫问野人生计事,
窗前流水枕前书。

中文译文:

寄给山中的友人

茅草茂盛的山中结起茅庐,
与世俗的红尘渐渐疏离。
不要问我这山野之人的生计和事务,
我只静坐窗前,倾听流水,阅读书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九龄写给山中友人的一首寄语诗。诗人以山中寄给友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纷扰繁杂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向往山中自由清静的心情。

第一句“乱云堆里结茅庐”,描绘了山中结茅庐的景象,意味着诗人与纷扰的世俗远离,寻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

第二句“已共红尘迹渐疏”,诗人已经与繁杂的红尘世界渐渐疏离,不再关心世俗的事务,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第三句“莫问野人生计事”,诗人告诫友人不要问他关于生计和事务的问题,因为在山中他已经超然自在,不再被世俗所困扰。

最后一句“窗前流水枕前书”,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他静坐窗前,倾听流水的声音,阅读着手边的书籍,享受着清幽宁静的山居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山中结茅庐的生活,抒发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山中幽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李九龄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喧嚣的理想境界。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写实的描写,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淡泊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推荐

门大要容千驷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画山画骨更画魂,范宽此中高出群。君家八幅老笔墨,百年古箧铺香芸。我来日出挂东壁,苍崖落雪飞纷纷。寒鸟不动空无尘,荡荡晴天开四垠。终南太华入霄汉,秀色千里填河汾。想当盘礴未画时,天地开辟云中君。长鲸吸川欲酣醺,疾起信手驱风云。须臾却立万岭下,援笔往往齿没龈。

补之敕谥村,简斋致公辅。未必画惭诗,只为遇不遇。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柳枝拂水万千缕,水去柳枝还却回。不似桃花爱飘荡,等閒流出碧溪来。

乘舟驻马览九曲,怪柏乔松映修竹。水明山秀读书地,万古悠悠遗芳躅。年深景怪公不来,淡雾衰草迷书台。乌啼鹊噪暮林杪,明月夜夜穿空斋。门轩岁月谁开闭,策杖登临令心碎。无聊举棹便回路,闷倚船窗读周易。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娟娟残月照波翻,习习暖风吃鸟哢。何处高帆落文鷁,谁家骏马嘶征鞚。柳枝芳草恨连天,暮雨朝云同昨梦。借问亭名制者谁,留守王公才望重。

扁舟殊不系,浩荡路才分。范蠡湖中树,吴王苑外云。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明发还驱马,关城见日曛。

辙雪营巢近岁除,樵奴溪友落成初。卜邻喜有玉川子,作计拚为陶隐居。架上多储韩杜卷,案头不著老庄书。乾坤自有关心事,非是幽人偏爱庐。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十乘元七又启行,澄川老稚送倾城。北风吹转旌旗影,东海欢腾鼓吹声。桑麦千村无吠犬,波涛万里息奔鲸。新年凤诏催归观,殿内金瓯覆姓名。

畦资搰搰功,爨藉丁丁力。但取茅盖头,不嗟家立壁。

瑶台梦断敲门竹,凤蹬温泉新出浴。侍儿扶起娇不禁,蝉翼红绡影红玉。晚蝉声里追新凉,藕腕轻拖龙巾长。留仙裙舞风力软,不知何处荷花香。

出犹连蜀道,人已作秦音。

新宫岩岩,佩玉翩翩。毋曰予耄,而将闭关。

待得团圆时候,樽前问这时节。

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我与五士游,正值暮春时。修梁四三所,尽得庐阜奇。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陆离。贫者反不顾,留为贫窭资。飞雪涌千石,宁为寒暑移。触热褦襶子,岂知世有斯。题名峻壁间,用惬异日思。

人意舒闲春事到,徐徐弄日微云。翠鬟飞绕闹蛾群。烟横沾酒市,风转落梅村。岁事一新人半旧,相逢际晚醺醺。花间亭馆柳间门。克除风雨外,排日醉红裙。

向晚西湖路,烟霞淡水汀。垂杨拂波绿,芳划幔隄青。地僻渔樵聚,山深殿阁扃。平生卜投老,梦寐有南屏。

九州皆有山镇兮,职方氏独先会稽。射祥光於斗分兮,占星纪於天倪。牵牛炳其初躔兮,届须女之七度。少阳当其正位兮,为万物之洁齐。南控引乎闽粤兮,北连亘乎钜海。日出扶桑之东兮,风行浙河之西。八山蜿其中蟠兮,罗千嵒以为鄣。三江汇而旁注兮,渺万壑以为豀。洞天{左山右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