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叶颙的《同前题下字韵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ì luàn rú lǐ sī , bù lǐ jiāng shī x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治乱:安定与动乱。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不理:不理bùlǐ∶置于不顾,不理睬别不理他,要帮助他∶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叶颙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原诗
兵骄乱纪律,荡然无上下。
虽乏哙等才,耻与哙等伍。
江南久丧乱,州郡俱榛莽。
况复此辈反,黎庶不胜苦。
括囊索金银,杀人掠子女。
元恶幸诛擒,所失宁复取。
治乱如理丝,不理将失绪。
治田当去蠹,不去终害黍。
军容欲不惊,必先肃其旅。
梁栋欲不倾,必先正其础。
措置果合宜,何忧不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