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作品评述

诗词《碧云寺》是明代童珮的作品。下面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云寺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中文译文:
碧云寺
障子学芙容,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诗意和赏析:
《碧云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景象,以及寺庙与世界的关系。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寺庙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障子学芙容”,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寺庙的外观被遮挡住,无法看清其真正的容貌。这或许暗示了世俗的束缚和现实的纷扰,使人们无法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接着,诗中出现了“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的描写。白马和苍龙是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形象,可能代表着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西来的白马象征着佛法的传入,而东去的苍龙则可能指代佛法的扩散和影响力的延续。

诗中还描绘了“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这里描述了寺庙周围郁郁葱葱的松树林,以及山中回荡的寺庙钟声。松树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寺庙钟声则代表了佛法的教化与警示。这些景象象征了佛法的真理被永恒地保护和传承。

最后一句“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表达了一种讽刺的意味。香积水可能指的是庙宇中的水池,而这里的“嫌”意味着佛法的真谛被人们轻视或误解,流失于世俗之中。这句话暗示了人们对佛法的疏离,以及佛法的内涵被世俗的浮华所淹没。

总的来说,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法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批判。这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对寺庙和佛法象征的描绘,揭示了人们与佛法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追求和珍视。

诗词推荐

东风初到乱山头,无数残梅雨未收。何待伤春对晴景,暝云横尽古今愁。

时当亚岁,节届书云。不萌枝上唤春归,无影树头增秀色。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赤县山河在,黄龙沙塞长。只忧胡部落,不着舜衣裳。骠骑年年没,单于世世强。仆姑寒射月,觱篥夜含霜。宝毂犹深入,金槊或转伤。前车未为远,神武有英皇。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金堂玉室相掩映,珠帘翠箔谁褰开。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卓哉诚斋老,驱车陟崔嵬。清风欲洗瘴,驾言为花来。仰止冰玉人,念彼同根荄。思翁不可说,江边重徘徊。

从事有多誉,还家能少留。持杯犹颍尾,解缆即沙头。好事今犹壮,论文老自休。风埃留我老,说与五湖秋。

卿家客子几当归,问讯频烦守会儿。箧晨橐鱼穿故帙,壁间漏雨湿残碑。梦魂欲往春迷路,心事相期月到题。樵斧丁丁上云谷,有斋何用慰斯饥。

平林环翠如山立,野水涵空似镜开。道上人家多美竹,欲行未去更徘徊。

父师兄弟一堂深,貌像如生世所钦。直向端倪明万古,不专佔毕诏来今。地灵香火溪山护,岭近衣冠岚雾侵。各派万流同一水,来从濂洛洗人心。

冲霄六翮困蓬蒿,清唳时时发九皋。鹄立固应能独出,鸡群未免叹徒劳。相从顾我怜冰玉,欲去知君刷羽毛。幸脱樊笼随所适,平平飞去不须高。

三年八日登高集,喜趁衰年尚健身。不为黄华浮白酒,世间难得是闲人。

属我铭先竁,元符事益光。十年黄壤梦,再世短松岗。楼外焄蒿集,阁前名节香。吴钩无处挂,刍束寄诸郎。

不上渐江又过春,家山云水想难真。米颠墨法休相较,一段荒寒自损神。

五老峰前,九江上、曾生仙客。相邂逅、贵池亭下,定交金石。我辈风流宜啸咏,官曹尘冗从煎逼。且簿书、丛里举清觞,偷闲日。同一笑,当今夕。梅正好,香浮白。便相忘尔汝,醉巾沾湿。已向琼楼夸意态,似闻金殿传消息。想君今、归去际风云,应相忆。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儒宫新创俯青溪,上挹魁躔踵旧规。鹗荐联名充赋日,龙飞亲策采言时。指迷承学云中路,珍重贤侯席上诗。只有梅花知此意,东君著眼是先期。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