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清源公署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

作品评述

《中秋清源公署》是明代作家林春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清源公署
万里秋光旅夜清,
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
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
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
愁绝长安北斗城。

中文译文:
在中秋的清晨,万里秋光明亮而寥寂,
我独自站在空荡的庭院,倚着拐杖思念纠结。
明亮的月光照射着被战火摧残的土地,
寒风凛冽,只听到远处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东海上的鱼龙都感到孤寂无依,
南方的树枝上,乌鹊依然在孤零飘荡。
天空仿佛要用衣裳将我的思念困住,
愁绪深沉,长安北斗城中的忧愁已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中秋夜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中的感伤和忧愁。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倚着拐杖,怀念着远方的亲人或爱人,心情痛苦而纠结。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战火摧残的土地,寒风凛冽,传来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凸显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东海上的鱼龙和南方的乌鹊都感到寂寞和孤单,象征着整个世界的凄凉和无助。诗人穿越长安北斗城,感受到了城市中的愁绪和忧愁,仿佛天空要用衣裳困住他的思念。整首诗以寂寞、忧愁和无力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心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道的悲叹和对人生的无奈。这种深情厚意的抒发,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诗词推荐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君在於潜未语妇,姑苏我到事多违。母衰妹弱那能干,妇拙儿顽孰可依。海近一天风漠漠,朔寒两地雪霏霏。行装稍办还家急,年少应须慕虎闱。

呃喔花冠梦易呼,冻天应遍色模糊。旋听索索敲松瓦,便拟翩翩傍酒觚。一白要从高砌看,双清先喜小山俱。晚檐坐断违消息,待问林深寺有无。

礼偿乐成,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不点自和,不拨自转。伎俩天然,机轮如箭。如今分付当行家,百岁光阴已不多。若能直下猛提取,天上人间争奈何。

参闻吾道无心语,只在当时一唯间。多学反嗟疑子贡,望云犹隔数重关。

官身早暮不容闲,尘土堆胸媿满颜。也有向人夸说处,坐衙常对水南山。

层城迢递入云赊,处处春风面面花。长乐钟声催漏箭,新丰树色拥行车。妖姬舞榭留明月,贵主妆楼结绮霞。日莫芗尘连九陌,鸾舆传幸五侯家。

九重深念朔庭空。良弼梦时中。擢第难遵常制,筑岩直继高风。明年东府,金钗珠履,列鼎鸣钟。良酝傥分焦革,早禾休浸曹公。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族孙买叶中山归,恻然闻之矜尔疲。长腰豚蹄亟送似,未暇问到而蚕饥。此时此念难藏假,厩焚退朝遑恤马。马非不爱爱我人,用违其才终土苴。试问母今蚕几筐,间关未必能补疮。我亦有蚕非条桑,他日天机云锦裳。

黄帝修真万国朝,鼎成龙驾上丹霄。天风乍起鹤声远,海雾渐深龙节遥。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唯留古迹寒原在,碧水苍苍空寂寥。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昔年花发要人催,今日无人花自开。犹有园丁怜国色,时容闲客借看来。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多少暗愁密

寄声黄与宋,书去望书还。别后交情在,年来世路艰。吾思蹈东海,君合隐西山。诗卷勤收拾,留名天地间。

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

蔓草芊芊迷旧圃,日号狐猩走鼯鼠。世欲去之嗟未能,竭力米盐汗如雨。先生人间第一流,目中万事无全牛。害鸡已觉无多子,斩新亭柳作清游。纷纷姚魏争黄紫,醉眼虽观心似水。但搜佳景付吟魂,吐作新诗烂盈纸。惭愧知音太史公,为榜佳名字画雄。二公连茹归霄汉,此亭万古扬清风。

又过防风旧国西,客怀烟景两凄凄。青山环绕疑无路,白水分流尽入溪。竹外野祠荒甃缺,柳边渔户草庐低。萍蓬漂转成何事,不及林猿有定栖。

薰风时候。芍药披晴昼。天上玉阑干,展一枰、天家锦绣。汉宫唐殿。嫔御逞妖娆,飞燕女,太真妃,一样新妆就。黄金捻线,色与红芳斗。谁把绛绡衣,误将他、胭脂渍透。晚风生处,襟袖卷浓香,持玉斝,秉纱笼,倚醉听更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