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三)》
拼音和注音
jīn fāng jī yì qù yuǎn z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远征:(动)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军。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原诗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
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
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
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离邑已万里。
今方羁役去远征。来时闻君妇。
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亦云悲朝泣闲房。
又闻暮思泪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悦。
蓬鬓衰颜不复妆。见此令人有馀悲。
当愿君怀不暂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