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出自宋代张耒的《七夕歌》

出自宋张耒的《七夕歌》

拼音和注音

rén jiān yī yè wú tóng piāo , rù shōu xíng qiū huí dòu b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梧桐:植物名。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树皮平滑,干端直,枝条轮生。叶具长柄,脉腋密被软毛。夏开黄绿色小花,雌雄同株。蒴果膜质,完全开裂,每一果片各生种子三~五粒,种子有皱纹,大小如豌豆。原产于我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均有分布。。

一叶:1.一片叶子。2.比喻小船。3.一页。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原诗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诗词推荐

敢以箪瓢傲廩囷,撇醅聊复笑还倾。为言空腹朝搜句,不觉寒窗夜集霙。泽浃寰区成地富,光生蓬荜见天平。预占有岁从今始,廊庙何忧不及惸。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花将苑柳,先发凤凰城。

爱子良自持,不复前日并。乃能从古人,帖帖事闲静。西轩雨新足,众药长条颍。援琴对浊酒,尽此夏日永。归心不可留,知子念晨省。驱车遵大河,回首望嵩岭。相思倘以诗,见寄尉幽屏。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客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峡口风常急,江流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道义谁人似乃翁,有儿如子岂忧穷。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

郁郁苍梧海上山,(东海郁州山,云自苍梧浮来。)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陈曾令乡邑。)

愚溪草圣祖钟王,宰木今伤叶屡黄。何处卷藏云满纸,唯君护惜锦成囊。不聆洒翰音声入,欲认惊龙气焰长。一见自消饥渴念,天厨珍味不须尝。

晚出别村干,夜深徒步归。饭犹悬早稼,衣尚在邻机。关塞秋防急,田园岁入微。喟然投耒叹,事事与心违。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百里桑麻地,春风鼓舞中,随轩一犁润,折狱片言功。小试已无敌,晚成应不同。他年循吏传,亦足慰途穷。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见君为邵郡侯。可是朝廷怜远俗,独于湖广用名流。南轩学待真傅绎,槃涧家须旧业修。瓜戌少赊元不恶,自因二事合归休。

河流值浅岸。敛辔暂经过。弓衣湿溅水。马足乱横波。半城斜出树。长林直枕河。今朝游侠客。不畏风尘多。

浮生南北任流萍,漫刺江湖忆祢衡。雁去关河愁万里,潮来江海月三更。磷光夜伴蛩螀泣,妖气晴连螮蝀横。欲向灵氛问人事,中原何日可休兵?

住相布施生天福,不用赞龟并买卜。分毫不赠自家修,如影随形皆具足。

山入湖光碧四围,棋枰零落葑田稀。蒲芽短短鸳鸯冷,惟有渔师几纲归。

居临潮落潮生地,占得溪南溪北云。紫陌清歌同听曲,丹丘连日喜逢君。

郁郁千尺松,所忧斧与斨。离离三寸草,所患牛与羊。圣贤逢浊世,处身复何当。高明畏摧折,忠信虞毁伤。祸福诚无门,天道宁有常。幸逢小丰岁,既饱无太康。谨身以节用,暇则谈先王。为善实良图,敢谓有余庆。

难得刘夫子,生平极爱予。有时吟好句,特地到贫居。远别宁无恨,平安莫问书。梦穿庭际菊,密叶过畦蔬。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