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寺楼上作

松篁不动翠相重,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处有清风。

作品评述

诗词:《兴国寺楼上作》

松篁不动翠相重,
日射流尘四散红。
地上行人愁暍死,
那知高处有清风。

中文译文:
松树和竹林在风中不动,绿色相互映衬;
阳光照射下,尘土四处飞扬,红色漫天飘散;
地上的行人因炎热而烦恼,感到忧愁和闷热难耐;
但他们不知道,在高处却有一股清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兴国寺楼上的情景和感受。

首先,诗中的松篁和翠相重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松树和竹林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松树和竹林象征着青山绿水,代表着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接着,诗中描述了阳光照射下尘土四处飞扬的景象,红色弥漫在空中。这一描写增添了一种炎热和闷热的气氛,给人一种压抑和烦躁的感觉。

然而,地上的行人却因为炎热而感到愁闷和难受,暍死指的是炎热而导致的不适。这里反映了人们在炎夏时节所感受到的烦躁和不快。

最后,诗中点明了高处的清风,意味着在高处可以享受到凉爽的清风。这里的高处可以理解为心境的高度,意味着超脱纷扰和烦恼的状态。作者通过对比地上行人的愁闷和高处清风的清爽,表达了自己对清凉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种哲理,即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常常被外在环境所困扰,但只要心境高远,便能在内心中找到宁静和安慰。这种超脱尘俗的境界是人们所向往的,也是王安石在诗中所表达的主题。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漫山千树桃,缩颈听春鸟。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晨霞碎林霏,绛雪压枝袅。梅魂正零落,月影夜悄悄。陈新接物态,俯仰映池沼。蓬莱有大桃,岁月较多少。自从偷儿得,弱水隔浩渺。且与倾绿尊,乍见喜围绕。尚有芥子微,须弥寄毫杪。

夜梦有人衣帔蜺,水边授我黄龟儿。仰看星宿正离离,玉魁东指生斗威。明朝我妇忽在蓐,乃生男子实秀眉。自磨丹砂调白蜜,辟恶辟邪无宝犀。我惭暮年又举息,不可不令朋友知。开封大尹怜最厚,持酒作歌来庆之。画盆香水洗且喜,老驹未必能千里。卢仝一生常困穷,亦有添丁是其子。

静里心常觉,尘中人岂知。柴门独掩后,春草复生时。泽国为渔晚,江湖好道迟。总能谈寂寞,只费子云辞。

碧苔满地衬残红。绿树阴浓。晓莺啼破眉心事,旧愁新恨重重。翠黛不B62C重扫,佳时每恨难同。 花开花谢任东风。此恨无穷。梦魂拟逐杨花去,殢人休下帘栊。要见只凭清梦,几时真个相逢。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借问久疏索,何如听讼时。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其中字数无多少,只是相思秋复春。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由苦此,况乃{上山下虫}{上山下虫}氓。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斯文悔少作,自谓老更工。不是舍人样,合住此山中。

詹叔好古者,卓立自既冠。有如骐骥儿,一纵不可绊。近闻治周易,颠倒爻象彖。此书号精微,义与天地贯。吾知子之道,不止今所叹。新诗溢巾幅,见寄警庸懦。喷薄百丈泉,峭绝万仞岸。感激气为振,把诵手屡盥。阴风吹寒城,岁暮云物换。丈夫及兰时,功名当照烂。无为但默默,饱食

好友相邀不用催,况闻君到我须陪。茶香酒辣浑闲事,且趁朝凉听一回。

可笑吴痴亡越憾,却夸范蠡作三高。

有学关时用,无心与物驰。已称黄发老,犹似彩衣时。世道空机穽,襟期自坦夷。只今风月夜,犹足想清规。

春船上濑急,归路石溅溅。白石百花静,清江初月圆。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明发遥相忆,青山生莫烟。

昨日小春才得信。明宵新月初生晕。又对寿觞斟九酝。香成阵。欢声点破梅梢粉。琪树长青资玉润。鸳鸯不老眠沙稳。此去期程知远近。君休问。山河有尽情无尽。

几回墙畔逐飞翰,分付流莺莫报欢。忆昔晓妆争日丽,而今夜雨又春残。每遭俗客呼童扫,曾得游人带笑看。惆怅红颜何处去,青山依旧路漫漫。

小梅未可折,不折惜空回。拥鼻燃一枝,也道探春来。

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当富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竞传元已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满轴编新句,翛然大雅风。名因五字得,命合一言通。景尽才难尽,吟终意未终。似逢曹与谢,烟雨思何穷。

枝头血色万年萍,错落横天粲彗星。昔日杨姬劳走驿,一时王姥欲俱刑。浪传石蜜来他域,巧似珊瑚出涨溟。仙种世传工益寿,饱尝端胜卫生经。

石梁石柱石为碑,山拔泉飞石可移。两玉堂仙一髠叟,自应名字万年垂。

释律周儒礼,严持用戒身。安禅思剡石,留偈别都人。雨合吴江黑,潮移海路新。瓶盂自此去,应不更还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