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寿月溪)

天净雨初晴。
秋清人更清。
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
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
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作品评述

《南楼令(寿月溪)》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净雨初晴。
秋清人更清。
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
长听得、读书声。

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
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
对玉兔、话长生。

译文:
天空雨后初晴明。
秋天的清爽更使人清明。
在满溢的吟唱声中,柳树思念着周围的情感。
一阵芬芳飘来,从松树和桂树下,
长时间聆听着读书声音。

在闲散之处翻卷黄色的书卷。
岁岁年年,两鬓渐渐苍青。
佩戴着芳兰香囊,不受尘埃的羁绊。
靠近溪边,端详着明亮的月光,
与玉兔对话,谈论长生之道。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的开头描述了雨后天空初晴的景象,展现出一片清新明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清爽使人心境更加清明的感受。

诗中提到柳树在吟唱声中思念着周围的情感,这种描写使诗句更富有情感和生动感。松桂下飘来的芬芳和读书声音,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使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诗人以黄庭为比喻,描述了自己在闲暇时阅读书籍的情景。年复一年,岁月流转,诗人的两鬓渐渐苍青,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诗中的芳兰香囊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诗人不受尘埃的羁绊,保持着内心的清新和高尚。最后,诗人靠近溪边,凝视明亮的月光,与玉兔对话,探讨长生之道,表达了对人生和永恒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思考,表达了对清新、高雅和追求长生之道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独特而生动,语言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诗词推荐

莫欺玉蕊瘦栾栾,中有江南长恨端。白发天涯归未得,年年老眼泪中看。

史论

革去颓风靳选抡,翕然公论一时伸。棘围共试三千士,海郡联飞二十人。竞说马群空冀野,好看鲲化上云津。从来自有湖平谶,由此公卿稳致身。

史论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彼亦诚自信,谁难{左血右耳}多言。

史论

我思故园,西风振壑。花气微醒,秋心零落。郭索郭索,墨声如昨。

史论

齿豁头童,眼昏耳聋。不忘所嗜乾屎橛,未忍轻抛栗棘蓬。以此踞丛林,以此济贫穷。只缘真实不脱空,故得孝子慈孙写真而绘容。

史论

暮年身世转悠悠,又向天涯见早秋。昨夜月明今夜雨,关人何事总成愁。

史论

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

史论

孤驿荒山与虎邻,更堪风雪暗南津!羁游如此真无策,独立凄然默怆神。木盎汲江人起早,银钗簇髻女妆新。蛮风弊恶蛟龙横,未敢全夸见在身。

史论

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便与麽,太无端,金毛师子大家看。

史论

机锋不契更何图,便合浮杯出上都。此去定须安短褐,平生那肯曳长裾。回天傥是奇男子,绾印原非大丈夫。挥手出门殊不恶,一帆秋水及鲈鱼。

史论

两晨又不到东园,沙径朝来合小乾。可惜红梅将落去,怕风怕雨不来看。

史论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史论

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苟非天禄中,此事无由全。自从秦火来,历代逢迍邅。汉祖入关日,萧何为政年。尽力取图籍,遂持天下权。中兴熹平时,教化还相宣。立石刻五经,置于太学前。贼卓乱王室,君臣如转圜。洛阳且煨烬,载籍宜为烟。逮晋武革命,生民才息肩。惠怀亟寡昧,戎羯

史论

武担山上望京都,谁记黄公旧酒垆。宿负本宜输左校,宽恩犹听补东隅。一官漫浪行将老,万卷纵横只自愚。甫里松陵在何许,古人投劾为蒪鲈。

史论

巫山磊块山林姿,一邱一壑贪成痴。寸峰拳石瞥眼过,张皇攫觅惟忧迟。东南佳山多秀丽,就中所欠雄与奇。饱闻巫山冠巴峡,奇峰十二相参差。昔年图画常一见,欲见此山无路之。扁舟西溯上三峡,千岩万壑争追随,终朝应接已不暇,心目洞骇具忘疲。蓦然钟鼓高唐上,峰峦二六排旌旗。

史论

东郊青帻拜春回,迎得阳和次第来。风向乌竿千里应,气随鱼钥九重开。

史论

裘马清狂锦水滨,最繁华地作闲人。金壶投箭消长日,翠袖传杯领好春。幽鸟语随歌处拍,落花铺作舞时茵。悠然自适君知否,身与浮名若个亲?

史论

衣上缤纷云欲生,一山果熟看猿登。亦闻鳌背通朱关,几拟追寻竟未曾。

史论

竹匳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史论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

史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