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梦阳的《画鹰歌赠鲍帅》
拼音和注音
zhì niǎo jué zì rú chóu hú , měng jiàng qì měi tūn xiōng n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
猛将:(名)勇猛的将领,比喻不顾艰险而勇往直前的人:一员~。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原诗
鸷鸟决眦如愁胡,猛将气每吞匈奴。
自将黑鹰挂堂壁,百鸟窥之不敢呼。
安得此鹰生即起,击鬼擒狐日千里。
将军弯弓骑紫骝,一箭射天落旄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