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荆门

长江风飏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若过旗亭多买醉,不须吊古漫题名。

作品评述

《送人之荆门》是明代浦源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江风吹拂轻帆飘扬,向西进入荆门感受客情。三国已亡,只剩下几家在住着这座荒城。云雾缭绕着巴山的山色,树木中流淌着汉江的潺潺之声。若是经过旗亭,多半会醉倒其中,不必怀旧吟咏,随意题刻名字。

诗意:
《送人之荆门》描绘了明代时期的荆门景象,诗人通过描写长江、荆门和巴山等地方的景色,表达了对逝去的三国时代的怀念和对荒芜城市的感慨。诗中还流露出一种豪情壮志和豁达洒脱的心态,倡导在逆境中享受生活,不拘泥于过去的辉煌,而是顺应时代的变迁。

赏析:
《送人之荆门》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长江、荆门、巴山和汉江等地的山水景色,展现了明代时期的荆门风貌和历史沧桑感。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并不沉溺于过去的荣光,而是积极面对现实,将目光投向未来。

诗中的长江和汉江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而荆门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和辉煌。然而,诗人并不以此为忧,而是表达了对荒芜城市的淡然和豁达。他提到旗亭,暗示旅途中的休憩和欢乐,也表明了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还融入了浪漫主义的情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的赞美。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诗词推荐

水亭横枕荷花浦。觉水面、香来去。亭上佳人云态度。天然娇韵,十分撋就,唱尽黄金缕。耳边低道清无暑。我欲卿卿卿且住。自笑风情衰几许。一床明月,五更残梦,不到阳台路。

君吟十二载,辛苦必能官。造化犹难隐,生灵岂易谩。猿跳高岳静,鱼摆大江宽。与我为同道,相留夜话阑。

老翁衰病不忧花,百口唯须麦养家。闻道田中犹要雪,兼收凝白试山茶。

出林危世是亨途,道眼相逢菜味腴。愈契大颠非为佛,坡知老印本来儒。携晴雪瀑藤花路,话旧青镫柏子庐。万事已抛松枕外,不妨姓字落江湖。

痛饮可一石,宁辞手中卮。挹斗自斟酌,浇胸定为宜。心如虎在圈,事若羊触篱。执鞭吾弗能,放意从所之。

空车辗雷帜推电,千里冥冥甘雨遍。元丰嘉号卜长年,太乙尊神宅畿甸。齐宫夜祷天俯听,美泽朝流慰人愿。豆苗蓬蓬粟低垂,土脉舒苏蝗不飞。野老讴歌忘帝力,夕阳相与荷锄归。

持杯虽念故人寒,欲予还不似印刓。此债岂应行处有,麯春何日寄云安。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家家住坐长安道,日问长安何草草。春到骊山渭水深,拂石临流苦不早。万户千门镇日开,无边风月随人好。满城花柳断莺肠,芳菲易歇天难老。

王师一举下河东,好定规摹继伐功。入眼宫槐宜夏日,转头关柳易秋风。

放翁白发已萧然,黄纸新除玉局仙。寄语山头老师叔,欲分茅舍度残年。

昔曾亲诲色,霜凛更春温。貌古心犹古,年尊德亦尊。顿惊生列隔,奈有典型存。愁绝飞丹旐,凭谁为返魂。

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响亮歌喉。遏住行云翠不收。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重客多情。满劝金卮玉手擎。

惟皇继天,宅位三禩。灵德及远,嘉生茂遂。仲冬月良,一阳气至。上将告成,礼严肆类。自庙徂郊,万灵拱卫。天收宿雰,日丽佳气。月逾既望,再登午陛。对越苍祗,配以太帝。奠玉酌匏,升烟燎币。志尽虔恭,备成熙事。玉舆旋衡,欢声沸渭。皇专乃诚,下蒙厥惠。

小山初筑自天成。架危亭。与云平。面面梅花,兰槛十分清。唤得长淮春意满,香暗度,月微明。数枝长忆傍岩扃。杖履轻。醉中行。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关头明月古今情,树引凉飙夜有声。土木未忘巡正统,封疆无复问开平。霜迎狼纛秋临祭,风偃龙祠岁守盟。此日庙谟争画一,空谈莫遣误书生。

日上浑迟在,花乘绝早看。精神百倍好,风露七分寒。夜宴醒犹醉,晨妆湿未乾。子孙更千亿,紫笋绕团栾。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去郭逾千步,淳风自一乡。日斜鱼市集,岁久水祠荒。草色遥连浦,花枝半出墙。西南山更好,欲渡苦无梁。

春风尽日恣颠狂,吹散游云夜月光。露带清寒入花骨,暗寻帘幕度幽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