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湘中作

湘川湘岸两荒凉,孤雁号空动旅肠。
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
年华蒲柳雕衰鬓,身迹萍蓬滞别乡。
不及东流趋广汉,臣心日夜与天长。

作品评述

《和人湘中作》是唐代诗人李咸用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湘川湘岸两侧荒凉之地所体验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人描述了江边的凄凉景象,孤雁的凄厉叫声刺痛了旅人的心灵。他坐在船上,看着寒冷的波浪,思绪飘散。这里提到的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他有一次在西施的陪同下,驾小舟饮酒于洞庭湖上,进而泛舟江海,象征着诗人对于范蠡豪放不羁的羡慕。

接着,诗人提到了喝酒的场景,满满的酒杯让他回忆起了陶渊明和唐伯虎两位文人墨客。他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身形,年华已过,头发已经有些斑白。他的身份是流浪,就像漂浮的萍蓬,无法归属于任何一个乡村。诗人表示自己无法像东流的水那样流向广汉(广汉是杜甫的故里),而只能对天长的时间深深执迷不悟。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他感叹着自己形单影只的处境,又怀念着古代豪杰和文人的自由狂放。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旧时光阔别的无奈和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这种情感通过荒凉的景象和流浪的比喻进行了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思念和对于自由的向往。

诗词推荐

钓窗不忍见南山,下有三雏骨未寒。惆怅古今同此味,二陵风雨晋师还。

荷蓧旋江澳,衔杯饯霸陵。别前林鸟息,归处海烟凝。风土乡情接,云山客念凭。圣朝岩穴选,应待鹤书征。

铁骑森森帕首红,角声旗影夕阳中。虽惭江左繁雄郡,且看人间矍铄翁。清渭十年真昨梦,玉关万里又秋风。凭鞍撩动功名意,未恨猿惊蕙帐空。

薏苡不类珠,疑似多谤伤。恭惟大雅姿,南物不入囊。铃斋一片石,历劫难赞扬。常恐难林客,夜半惊虹光。

月地云阶,碧山丹水,春满北园。正慈闱初度,酡颜绿发,黄堂称寿,画戟朱幡。戏彩斓斑,安舆游衍,未数当时莱与潘。今朝好,把一家和气,散在千门。潜藩。误玷君恩。人尚说、淳熙前状元。幸物情如旧,亲年未老,且开玉帐,共祝金樽。罗绮飘香,管弦度曲,晚岁欢娱谁与论。亭峰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笺天新有稿。要归去、盘礴山阴道。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争奈俞音杳。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雨花台下百花香,驻马坡前百草长。若还谷熟人民乐,依旧风流好建康。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与不及。真不掩伪,曲不藏直。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田园尚少隐居难,场屋劳劳未得官。有酒羡君无一事,余粮犹足散孤寒。

去年苦雨客西湖,汤饼经营至午无。穷老复能逢顺境,归林聊得保残躯。亲情饮食烦相问,朋友歌诗似稍腴。永感情怀更衰病,可怜儿辈事庖厨。

昔有初祖见性,今无导师指迷。死底埋震旦东,活底在葱岭西。

暖霭辉迟,雨过夜来,帘外春风徐转。霞散锦舒,密映窥亭亭万枝开遍。一笑嫣然,犹记有、画图曾见。无伴。初睡起,昭阳弄妆日晚。长是相趁佳期,有寻旧流莺,贪新双燕。惆怅共谁,细绕花阴,空怀紫箫凄怨。银烛光中,且更待、夜深重看。留恋。愁酒醒、霏千片。

山绕郡楼秋过雨,月临池树晚生烟。

为花问月,谁把金瑰屑。犹有残英剩蕊,秋向老、香逾冽。且莫都攀折,有个人愁绝。纵使姮娥念旧,星星鬓、如何说。

邀客十分饮,送君千里归。情随绿水去,目断白鸥飞。松菊今应在,风尘昔已非。维舟待夜月,能不重依依。

寄迹小园中,数椽亦潇洒。主人既相知,此地可久假。县官送月粮,邻翁供菜把。咫尺是屠门,亦有卖鲜者。里巷通往来,欲结鸡豚社。

清游尝饮惠山泉,客里披图思惘然。尚忆信安祠外柳,萧条犹带汴堤烟。

南猎单于北扫胡,高秋牧马出飞狐。校前裨将新车骑,戏下钳奴旧骨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