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谒陵

万山回合羽林军,山外旌旗望不分。
欲识圣人行在所,五云随处结龙文。

作品评述

诗词:《扈从谒陵》
朝代:明代
作者:王廷相

万山回合羽林军,
山外旌旗望不分。
欲识圣人行在所,
五云随处结龙文。

中文译文:
众山环绕着羽林军,
山外的旌旗看不分明。
想要知道圣人所行之处,
五云随处结成龙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王廷相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景象。诗中描绘了万山环绕着羽林军的壮丽场景,旌旗在山外飘扬,远远望去难以辨认。诗人表达了对圣人行踪的渴望,希望能够了解圣人所行之处。他想要追寻圣人的足迹,但圣人的行踪却如同五云一般难以捉摸,随处结成龙形的文字,蕴含着神秘而高深的意义。

整首诗以雄浑壮丽的景色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圣人的追寻之情。山峦起伏、羽林军列阵,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山外的旌旗模糊不清,增加了远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用“欲识圣人行在所”表达了对圣人教诲和指引的渴望,希望能够领悟圣人的智慧。然而,圣人的行踪如同五云一般,无处不在,无法捉摸,象征着圣人的高深和超越凡俗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隐晦的象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圣人的崇敬和追寻。诗中的山峦、旌旗和龙文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整首诗意境高远,抒发了诗人对圣人智慧的向往和探寻的精神。

诗词推荐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鬓轻全作影,嚬浅未成眉。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西湖梦断人寂,东阁妆残月斜。襟解微闻芗泽,钿昏半卸檀霞。

约去栽松个老人,还来传法喜童真。有娘生面无爷姓,劫外灵苗不犯春。

片石亡来岁月深,昔时来觅到如今。谁知只在家山裹,枉费工夫到处寻。

空山有大木,琅玕叶敷腴。末至更摧落,岂复润朽株。东西四百载,天明拱黄图。哀哀李杜死,诸贤亦沦胥。庸蜀反安燃。大厦终难扶。长怀追爽鸠,谁复来此居。

红白芙蓉照画屏,秋波如镜照娉婷。并头花似双蛾脸,一朵浓酣一朵醒。

夫君陶阮徒,俗子所不快。屹然颓其中,特立盖甚介。平生江湖乐,欲去不得迈。何当从君游,渔钓寄吾解。

薄宦真何补,居然滞拙艰。无心图作佛,有疾愿藏山,臂率愁肌减,毛惊暮领斑。未能吴客问,谁恨越人弯。学倦书刀废,呼慵博雉閒。宁惭局辕下,为耻醉墦闲。直道胡论枉,空言分合删。苍蝇徒扰扰,狂猘自{左口右颜}{左口右颜}。上客迂飞盖,穷阎问闭关。馀光照徒壁,高辩破连环。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甕。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欲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卷却丝纶扬却竿,莫随鱼鳖弄腥涎。须知别有垂钩处,枯海无风浪拍天。

双旌暮卷小舂容,画栋云生笑语中。但觉山光侵酒绿,不知日脚染溪红。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谁遣玉蟾催骑吹,归来人影在朦胧。

名自乌台发,恩从凤沼深。盐梅和众口,金玉比诚心。澹泊平生事,弥留一病侵。遗言自无憾,朝野为沾襟。

浦漵渔歌远,茆茨绩火明。新凉迎病起,乐事及秋成。社肉分初至,官壶买旋倾。残年得家食,何以报时清?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年事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莫笑形羸不自支,清虚正与老人宜。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独钓又逢秋晚後,安眠常到日高时。迩来久雨墙垣壤,砟竹东冈自作篱。

粽团桃柳,盈门共垒,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试问於天下,谁从百岁心。短长从所尽,祸福乃相寻。只以名宾实,那论古至今。未能忘物境,空复叹人琴。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谁将弱水隔蓬莱,对酒思君眼倦开。醉梦只堪逢故旧,五更酒醒却归来。

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