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雪后同杨少参张山人分韵(其一)》
拼音和注音
nǐ xiàng yáo chí kàn dài shèng , bù jiào qíng xù pěng fú s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扶桑:(名)①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②旧时指日本。③落叶灌木,开红花,可供观赏。也叫朱槿。
瑶池:仙界的天池,传说中在昆仑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请。后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戴胜:1.戴玉琢之华胜。为古神话人物西王母的服饰。2.借指西王母。3.亦作"戴鵀"﹑"戴任"﹑"戴纴"。鸟名。状似雀,头有冠,五色如方胜,故称。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连城十二吐明光,极目千村混渺茫。
微雨忽扶鳷鹊出,峭风徐起玉虬狂。
歌成郢曲人为宋,赋就相如苑是梁。
拟向瑶池看戴胜,不教晴旭捧扶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