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其二

洛浦有宓妃。
飘摇雪争飞。
轻云拂素月。
了可见清辉。
解佩欲西去。
含情讵相违。
香尘动罗袜。
绿水不沾衣。
陈王徒作赋。
神女岂同归。
好色伤大雅。
多为世所讥。

作品评述

《感兴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洛浦有宓妃。
飘摇雪争飞。
轻云拂素月。
了可见清辉。

解佩欲西去。
含情讵相违。
香尘动罗袜。
绿水不沾衣。

陈王徒作赋。
神女岂同归。
好色伤大雅。
多为世所讥。

中文译文:
洛浦有宓妃。
飘摇的雪争相飞。
轻云拂过明亮的月光。
清辉明晰可见。

解下佩剑欲西去。
怀有情意,何以分离。
香尘扬动罗袜。
绿水不沾湿衣。

陈王徒自作赋诗。
神女岂会与他同归。
好色之举伤大雅。
常为世人所嘲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洛浦为背景,描绘了宓妃的形象与情感冲突。宓妃是传说中的女神,以美丽和高贵而著称。诗词开篇以洛浦为舞台,通过描写飘摇的雪花与轻云拂过明亮的月光,展现了宓妃的娇美和清雅。

接着,诗人表达了宓妃的矛盾情感。宓妃解下佩剑,意欲西去,但又不忍与心中的情人分离,因为两人的感情相互牵绊。这种情感的冲突通过香尘动荡罗袜、绿水不沾湿衣的描写得以体现。宓妃的罗袜被风吹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她身处绿水之中,却能保持衣衫干燥,这暗示了她高洁的品质和无尘的身份。

接下来的两句诗,“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表达了诗人对宓妃与陈王之间的情感纠葛的观察。陈王指的是陈王宴中的故事,宓妃与诸王相伴,但并非真心愿与他们共度。神女指的是宓妃,她并不与陈王一同归去,暗示了她与尘世的隔阂。

最后两句诗“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陈王等纷繁世俗的批评。好色的行为破坏了高雅的风尚,因此受到了世人的嘲讽。这也暗示了宓妃作为神女,追求高尚情感的境界。

《感兴其二》通过描绘宓妃的美丽形象与情感纠葛,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俗的批评和对高尚情感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歌中的典型主题和意境。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诗词推荐

秋崖何尝与人绝,渠自胸中欠风月。齐云落星吾所无,草木深幽终是别。桂花正开山气清,人间无路争峥嵘。虚皇借与广寒住,夜半拟进秋风行。芙蓉作城花露惹,一片月明天上下。风前把杯和月吞,嚼出新诗不供写。醉倒宁知酒户悭,满身树影蛟蛇蟠。群仙挽我便归去,云海翻涛毛发寒。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澹虑栖幽境,闲将水石邻。信衣传往祖。禅语示来人。晚屋茶烟细,晴轩岳翠匀。相怀独南望,林木又经春。

随牒人间不自怜,衢州孤驿更萧然。百年细数半行路,万事不如长醉眠。短发经秋真种种,腹宽耐事只便便。晚窗商略唯当饮,安得黄花到眼边!

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间。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怳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闲。忽思乡社岁,日晏未开关。

所性自来非不善,居参豚犬岂人情。昭昭日月明如镜,瞑目甘心冒昧行。

剡竹纫丝匠意深,冷然终日自成音。吾君方急民财阜,好助薰风入舜琴。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是人家有些儿屋,何处山无这个云。浪走江湖□□□,□边云肯强随君。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衰鬓萧骚半欲丝,尚能随队作儿嬉。棋无杀意从人活,琴有仁声却自悲。落魄陈平归汉日,中伤张禄入秦时。诸公莫作狂夫看,恐是英雄未可知。

斜日东风深院。绣幕低迷归燕。潇洒小屏娇面,仿佛灯前初见。与选筵中,银盆半拆姚黄,插向凤凰钗畔。微笑遮纨扇。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红飐翠翻,惊鸿乍拂秋岸。柳困花慵,盈盈自整罗巾,须劝倒金盏。

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重阳易得风雨,今日不胜晴。天为两朝元老,付与四时佳节,不动一丝尘。香霭洗金戟,飞雾洒霓旌。山鸣叶,江动石,总欢声。剑关玉垒千载,谁见此升平。细看尊前万蕊,相映眉间一点,黄气郁骎骎。江汉下淮海,都赖一长城。

羞把床头短铗弹,弓裘殊愧一丝官。但知晓雪侵髭满,不拟春风着眼看。东阖选抡前固有,西班腾踏近尤难。先生浓点陶鎔笔,安得梅花月共寒。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西真仙子宴瑶池。素裳琼艳冰肌。瑞笼香雾扑铢衣。凤翥鸾飞。玉骨解凌风露,铅华不涴凝脂。戍楼羌管正孤吹。月淡烟低。

玉阙朝回,沙堤烟晓,碧幢光动军容。虎符熊轼,行指七闽中。假道吾乡我里,挥金事、思蹑前踪。倾怀处,萤窗雪案,犹说昔年同。相看,俱老大,襟期道义,不为王公。念儿时聚戏,念已成翁。取借玉壶美酒,还为寿、金盏翻红。仍频祝,中书二纪,寰海振淳风。

老来方欲卧林泉,一蹑红尘只自怜。已与山灵有成说,秋风归骑急加鞭。

君子小人正相反,上智下愚诚不移。冶葛根非连灵芝,奈何生与天地齐。

四壁旧贫宁畏盗,一枝虽小易容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