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桐步

一枕寒江浪拍天,更添急霰打船舷。
人间有底风波恶,不废山翁夜熟眠。

作品评述

《泊桐步》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枕寒江浪拍天,
更添急霰打船舷。
人间有底风波恶,
不废山翁夜熟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江中泊船的景象。诗人在这个冷寂的夜晚,船只停泊在寒江之上,江水拍打着船舷,天空中还下着急促的霰雪。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人间世事变幻莫测、风波不断的现实,但即便如此,智慧的山翁依然能够在这动荡的世间找到宁静与安眠。

赏析:
《泊桐步》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动荡的夜晚。通过对江水浪拍和霰雪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寒冷、湿润、动荡的氛围,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夜晚的寒冷和江水的冲击力。在这样一个充满不安和风波的世界中,诗人提到了“山翁”这一智慧的象征。山翁代表了智者和隐士,他们在纷扰的世间仍能保持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对山翁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智慧与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风波不断的现实的触动,以及对智慧和宁静的向往。它以寒冷的江水和急促的霰雪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同时,通过山翁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坚守内心宁静与睡眠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启迪。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人间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滟滟溪流涨渌波,乍晴天气自清和。露梢抽翠交新竹,风叶翻红颭嫩荷。水外远山晨雾重,道傍佳树午阴多。头旋更苦舟摇兀,说与篙师往得麽。

圣宋非狂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华阀晃科峻,寒毡洛学开。燕子庭五桂,晋国手三槐。风幕南烹养,涂车北首哀。读书终不憾,九秩过江来。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闾左称雄日,渔阳谪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可谁伦?

八盘岭上雪偏清,万斛琼尘作一颀。空里仰看都不见,碧山映得却分明。

少日鱼同队,中年雁失群。宁师楚胜舍,不羡洛机云。春梦谢池草,冰衔汉合人。向来麾节处,尽说小冯君。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我策我马将安求,人之悠悠谁适谋,言东之游。

一雷惊收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斸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绿窗深情不忍离,去离徊徨意转迷。?久拟深山学修法,又延行程到后期。

月下对花灯下字,年来渐觉老上关。颇思暝坐收馀力,他日归家祗看山。

先生列馆似翘材,惯见琼筵为客开。夜夜元宵日寒食,一春尽可厕邹枚。

卷帘圆月照方塘,坐久尊空竹有霜。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疏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帆又向东。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诗曰:金陵往昔帝王州。乐昌主第最风流。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国愁。越公万骑鸣箫鼓。剑拥玉人天上去。空携破镜望江尘,千古江枫笼辇路。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菱歌罢唱鹢舟回,雪鹭银鸥左右来。霞散浦边云锦截,月升湖面镜波开。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淮口值春偏怅望,数株临水是寒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