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七赞善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

作品评述

《赠韦七赞善》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内容表达了对朋友韦七的赞赏之情以及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原文: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

中文译文:
乡村中,高贵的衣冠之士并不少,我在杜陵与韦曲之间。
你的家庭近来在三省的选拔中,名列前茅,如同大象魁首一般,受到众人赞颂。
此时的声誉与时局皆指向同一方向,如同天空中的北斗星。
他曾往北穿越关山,面对风雪开拓道路;他也曾向南游历,见识了花草树木,深入了云雾之间。
洞庭湖春天的景色让人怀念起了哀伤的公子,而鰕菜的香味又让人忘却了范蠡的归船之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赠送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韦七的欣赏和赞颂,同时也通过对时局和人生的点滴描摹,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乡村中不乏高贵才华的人物,作者将自己与韦七置于其中,暗示着他们的卓越才华。韦七的家庭近来在选拔中脱颖而出,被人们称为“魁三象”,这里的“三象”可能指三省会试中的优胜者,象征着地位显赫,备受赞誉。

时局的变迁使得韦七的声誉与时论同归于一,如同北斗七星的指引,指向同一个方向。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韦七的卓越,也暗示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

接下来,诗人以北走关山、南游花柳的描写,抒发了对韦七的佩服之情。北走关山,是指韦七曾在寒冷的关山之地担当重任,面对困难,意志坚定。南游花柳,则是指他广泛游历,见识了各种风景,体验了世间百态。

最后两句,洞庭湖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洞庭湖的春天景色让人想起昔日哀怨的公子,这里可能指屈原;而鰕菜的香味则勾起了范蠡辞官归隐的故事。这种对古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邃的情感。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韦七的赞颂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杜甫深刻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表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近接南轩讣,公今事亦休。彫零数耆旧,牢落一山丘。吾道将穷矣,苍天可问不。双溪楼下水,应共哭声流。

朝日照濠水,清霜发树寒。长桥下广陌,车马来啴啴。借问行人谁,送者何盘桓。中郎罢从军,遗爱民所叹。雍容幕府旧,供帐清涡干。悲我思急管,薄暮留征鞍。酒酣惜分手,四坐惨不欢。长河转辙迹,愁阴但漫漫。嗟予隔追饯,饮此离恨端。高标邈难亲,坐向飞鸿看。尝闻古君子,赠言

月渐高虽小,星全隐不明。老夫偶有酒,独酌过三更。世间千万户,谁是倚楼人。今夜中秋月,危栏一病身。

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上有凤凰巢,凤凰乳且栖。四旁多长枝,群鸟所托依。黄鹄据其高,众鸟接其卑。不知何山鸟,羽毛有光辉。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上承凤凰恩,自期永不衰。中与黄鹄群,不自隐其私。下视众鸟群,汝徒竟何为。不知挟丸子,心默有所规。弹汝枝叶间,汝翅

裴头黄尾,三求六李。

团圆手中扇,昔为君所持。今日君弃捐,复值秋风时。悲将入箧笥,自叹知何为。

多少抡魁岂独今,道心谁胜利名心。只知晁董前头立,何似周程乐处寻。

帘垂咫尺断经过,把卷空闻笑语多。论众势难专可否,法严人更谨谁何。文章直使看无纇,勋业安能保不磨。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二十年来野逸身,懒能奔走傍埃尘。偶逢闾里闲游伴,同过丛林燕坐人。世事纠纷宁有尽,劳生萧散不妨频。晴阳缓辔殊多适,它日重来访道真。

□□□□□,□□□中原。人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馀芳勉自振,家世

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骤看浮峡过,密作渡江来。牛马行无色,蛟龙斗不开。干戈盛阴气,未必自阳台。

坐看西日落湖滨,不是山御不是云。寸寸低来忽全没,分明入水只无痕。

倦游俞老又中州,霜兔抽豪饱盛秋。平日相亲管城子,结交今得贾长头。

西子湖边桃叶青,潘郎归骑拂春星。金陵风景凭谁看,留得闲人住冶亭。

旗铃接迹向西驰,丹桂灵椿并一时。竞说郎君能跨灶,顿令老子欲苔儿。妙年不患锥无颖,前辈曾言木就规。相国晏公元楚产,何须千里远求师。

故是山岁霜秋杪,手折黄花岩接离。粉蝶笑窥人老大,玉蛆撩动句新奇。雨荒靖节醉吟处,风乱韩凭飞舞时。卧展新图续归梦,晓香有味我同谁。

膺乾兴运,辰火正心房。宗祀继文王。典容希阔成昭备,彬郁晖光。因心崇孝申郊侑,内外罄斋庄。神灵欢嘉昌绵瓞,受福介无疆。

茫茫世事等浮萍,愁绪方浓醉又醒。日月双飞天不老,干戈百战地常腥。此时弓马多秦戌,何日衣冠见汉庭。宇宙西风愁不尽,谁家门巷草青青。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