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寺避暑勉二三子

楼台虽少景何深,满地青苔胜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水声闲与客同寻。
清凉会拟归莲社,沈湎终须弃竹林。
长爱寄吟经案上,石窗秋霁向千岑。

作品评述

《钟山寺避暑勉二三子》是唐代李建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钟山寺的景色和诗人在此避暑、吟诗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楼台虽少景何深,
满地青苔胜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
水声闲与客同寻。
清凉会拟归莲社,
沈湎终须弃竹林。
长爱寄吟经案上,
石窗秋霁向千岑。

诗词的意境主题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钟山寺的景色和人物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这里避暑、吟诗的体验。诗人赞美了钟山寺清幽的环境,楼台虽然不多,但景色却非常深远。钟山寺地面上覆满了青苔,犹如金钱般的光彩。晚上,诗人和僧侣一起坐在松树的影子下,聆听着轻轻的水声。他们和客人一起寻找宁静和平和心灵的安宁。诗人思考着要不要离开钟山寺,加入卢舍那教的莲社。他明白自己沉溺于佛教,最终必须放弃过去的竹林生活。然而,他仍然热爱在这里吟诗,在佛经案上倾诉自己的情感。在秋天的晴天,他靠着石窗,欣赏着山间的万里晴空。这首诗描绘出了一个宁静、清凉且富有诗意的避暑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及佛教的痴迷和思考。

诗词推荐

曾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绿叶巃嵷襯渥丹,疏林残雪尚班班。先驱特为东君至,怕向春风桃李间。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飞楼上倚泬寥天,野色荒凉万井烟。落日荷花白舫外,西风桂树画阑边。明妃夜泣琵琶月,宛马秋肥苜蓿田。千古河山几争战,一登高处一潸然。

者个是百尺竿头,进一步则有象,退一步则无踪。进退全机变,从衡振祖风。都在南山掌握中。

著身闹市厥惟艰,渺渺狂澜荡不还。心莫转移真匪石,德常安重有如山。谈经不踵诸儒后,辨理尤严一字间。倾耳名言深猛省,半生日月总成闲。

此心用处没踪由,拟待思量是讨愁。但只事亲兼事长,只如此去莫回头。

怪来趋向别,乃是拙庵孙。秋色添禅寂,松声夺俗喧。路行须避蚁,饭剩或呼猿。单钵随缘住,寻常懒出门。

冻云积雪黯洮泯,晏岁轺车晤过秦。夹道清渠翻白浪,绕山铁马走黄尘。归鸿袅袅宁无信,塞柳依依欲弄春。今夕帐中拚一醉,同年贤帅是乡人。

屋角微闻哢晓禽,起煨榾柮旋冠簪。莱衣儿老长相守,椒酒翁衰且少斟。浮世事浑忘记了,暮年诗转用功深。双桃忽放花如锦,勾引先生策杖寻。

房公胸中妙刀尺,翦刻玻璃贮寒碧。今侯着楼於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觌。诗来殷勤问故侯,别日虽赊情转密。因思当年飞盖游,鸥鹭不惊潜鲤出。春浓雪絮人影乱,秋老云松半天屹。苏公二十四桥月,尚爱西湖风月夕。江山好处余恋嫪,纵不即人人自即。况今檐撩云与齐,激楚高歌友朋集。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更觅苏州集,长依释子庐。室中无净几,门外自华舆。为问萧疏意,如何善福居。

狺狺多楚狗,何处续离骚。草径无尘入,秋峰与节高。

闭户瓶梅满屋香,小楼微醉月昏黄。三更独坐犹无寐,更欲移花近枕傍。

泮小桥门识太平,归来霜鬓老柴荆。淹中学邃方成传,谷口名高岂待卿。黄壤无情埋玉树,青衫有道胜金籯。襄阳耆旧今萧索,惟有松风到晚清。

蛙声直可厌,聒耳横相干。怒气何关勇,私鸣不为官。

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群才错落汇征初,犹是仁皇四世储。履坦幽人已逢吉,更无学术自荆舒。

三召三逐去之,老眼已不识路。偶然得个渔家,此是桃溪西渡。

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正怜日暖云飘路,何处宴回风满衣。门掩长淮心更远,渡连芳草马如飞。茂陵自笑犹多病,空有书斋在翠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