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秀城南亭子

朱家亭子象悬匏,阶莹青莎栋剪茆。
瘿挂眼开欺鸲鹆,花缘网结妒螵蛸。
有时风月输三虎,无壁琴书属四郊。
土木欲知精洁处,社天归燕怯安巢。

作品评述

《题朱秀城南亭子》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朱家的亭子像悬挂在匏瓜上,
台阶上铺满了青莎草,栋梁上剪着茅草。
凸起的结节像是挂着眼睛,欺骗那鸲鹆。
花朵缠绕着网,妒忌着那螵蛸。
有时候风月比不过三只老虎,
没有壁上的琴书,只属于四郊。
如果要找到精致的地方,看土木工程,
社会天空回归燕子,害怕安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朱家的南亭子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亭子的观察和感受,并融入了一些对社会和自然的思考。

诗中以匏瓜比喻亭子的形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亭子的外观。青莎草和茅草则突出了亭子的建筑材料,展现了朴实的特点。描写亭子上的凸起结节像是挂着眼睛,欺骗那鸲鹆,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间欺诈的思考。

诗中还描绘了花朵缠绕着网、妒忌螵蛸的情景,借此表达了人们心中的嫉妒和纷争。

接下来,诗人以风月、琴书作为比喻,揭示了社会中的竞争和不公平。他表示有时风月输给了三只老虎,暗指社会中的权势和势力。而壁上的琴书则象征着文化和艺术,暗示着这些精神财富仅属于少数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土木工程的赞美,他认为真正精致的地方应该从土木工程中寻找。社会天空回归燕子,害怕安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宁静的向往,对于社会喧嚣和动荡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弊端,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于宁静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推荐

雨华几席自清馨,茗碗初收篆缕青。柔弄柳条风剪剪,冷濡梅蕊雪星星。不嫌黄卷闲遮眼,有意微尘破出经。思大气吞三世佛,儿孙未到败门庭。

望及清秋到眼前,建溪溪上现长庚。云间鸑鷟人见见,天上麒麟地上行。释氏抱来真杰特,宝公摩后必奇英。传家已有今衣钵,会见公侯衮衮生。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雨过山庵树色鲜,江城四月尚衣绵。本来行饭尝新茗,又得凭栏看插田。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凉彻肺腑。顿令心地豁然开,迸出明珠耀今古。普入变化妙如意,能为一切主中主。尘尘刹刹黄金身,永救娑婆众生苦。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动静贵一如,妙处非块坐。高人定不死,枕此白云卧。

太液轻澌泮,温明霁日融。菜流芳荇碧,花颂瑞椒红。

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两厢休侍御,应下读书帏。

席作此风送行春步。渐行行、山回路转,入云深处。问讯花梢春几许,半在诗人杖屐。点点是、祥烟膏露。中有瑶池千岁种,整岩妆、来作巢仙侣。相妩媚,试凝伫。风流座上挥谈尘。更多情,多才多调,缓歌金缕。趁取芳时同宴赏,莫惜清樽缓举。有明月、随人归去。从此一春须一到,愿

鸟之行空,鱼之在水。江湖相忘,云天得志。拟心一丝,对面千里。知恩报恩,人间几几。

平居懒与慢相亲,养掘藏愚春复春。已信此心安此命,世情奈值不容真。

落叶满庭阶,秋风吹复起。遥忆别离人,寂寞何堪此。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

盘礴幽窗觅诗句。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绝嗤梁梦误金瓯,又叹祁征困木牛。只藉人才作元气,闻公安健百无忧。

乌鸟私情虽孝恳,谀人藐主岂忠诚。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

杀活全机觌面提,大家相聚吃茎虀。后生不省这个意,只管忙忙打野榸。

密帐真珠络,温帏翡翠装。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沈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