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炎武的《书女娲庙》
拼音和注音
xū jiē hū , sān dài yǐ hòu tiān qīng xī běi bù fù bǔ , dàn jiàn bēi fēng xī xī chuī zhōng g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不复:不复,汉语词汇。拼音:bù fù 释义:1.不往来。2.不回答。3、恢复
后天:(名)①明天的明天。②人和动物离开母体后单独生活和成长的时期:先天不足,~失调。[反]先天。
终古:终古,汉语词语,读音zhōng gǔ,意思是久远,出自《楚辞·离骚》。
悲风:悲风bēifēng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魏·曹植《野田黄雀行》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物体移动的声音。
三代:三代sāndài指祖至孙三辈,也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祖孙三代三代同堂三代sān-dài[thethreeancientchinesedynasties——hsia,shangandchou]∶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以后:(名)指过去某个时间开始后的一段时间;或从现在开始的今后的时间:从此~|从今~|~的事,现在还不好说。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吁嗟乎,三代以后天倾西北不复补,但见悲风淅淅吹终古。
日月星辰若缀旒,赤黄青白交旁午。
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城沦洪水海成田,六鳌簸荡中流柱。
羲和益稷不任事,画州造历迷尧禹。
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仁人志士久郁邑,精卫空费西山土。
排天门,荡地户,见天皇,与天姥。
五色之石空斑懒,道旁委弃无人取。
长人十二来临洮,符姚刘石相雄豪。
天竺之书入中国,三千弟子多其曹。
凉州龟兹奏宫庙,汉魏雅乐随波涛。
花门吐蕃日侵轶,天子数出长安逃。
人似鱼虾随水落,世以东南为大壑。
一半乾坤长草莱,山南代北虚城郭。
百年旧迹邈艰记,遗宫别寝屯狐貉。
至今赵城之东八里有冢尚崔嵬,不见娲皇来制作。
里人言是古高媒,万世昏姻自此开。
华渚虹藏河马去,三皇五帝愁胚胎。
奇功异事不可问,汾边山下馀芦灰。
惟天生民,无主乃乱。必有圣人,以续周汉。
如冬复如春,日月如更旦。
剥复相乘除,包牺肇爻彖。
不见风陵之堆高突兀,没入河中寻复出,天回地转无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