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卢陲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
太老之真,无上之仙。
光含影藏,形于自然。
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淑美其真,体性刚柔。
丹霄碧虚,上圣之俦。
百岁之后,空馀坟丘。

作品评述

《留别卢陲》是唐代崔少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赞颂卢陲为主题,表达了对卢陲的景仰和对他的仙人之道与永恒存在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
得来的真道,是来自于一种超凡的境界,不是天赋的。
太老之真,无上之仙。
太老的仙人,至高无上的神性。
光含影藏,形于自然。
光明包容着阴影,以自然的形态存在。
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真道的安宁不需要寻求,神仙之道永远存在。
淑美其真,体性刚柔。
美好的真理,表现了刚柔并济的特性。
丹霄碧虚,上圣之俦。
红红的苍穹,碧蓝的虚空,是至高无上的圣贤之伴侣。
百岁之后,空馀坟丘。
百岁之后,只留下了空空的坟丘。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卢陲仙人及其追求真理的仙人之道的赞美。作者通过运用对自然的描绘,将卢陲仙人与自然相联系,形容了他的至高无上的神性与真理。同时,也表达了对永恒存在和追求真理的向往和敬佩之情。全诗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卢陲仙人的景仰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层次感。

作者介绍

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汾州刺史崔恭之女。18岁嫁卢倕,随夫之任闽中。后家于洛阳。自称为玉皇侍书玉华君谪转人世。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卒,传为升仙。

崔少玄的生平

  崔少玄,是唐代汾州刺史崔恭的小女儿。她的母亲梦见神人,穿着丝绸衣服,驾着红色的龙,拿着紫色的匣子,在碧云边际把它交给了其母,其母就怀了孕,十四个月生下少玄。少玄出生后异香袭人,容颜端庄秀丽,世上所少有,天青色的头发盖住了眼睛,耳垂上的玉坠拂到双颊,右手有字,写的是“卢自列妻”。十八年后,少玄嫁给了卢陲,卢陲小字叫自列。结婚一年多,卢陲到闽中任从事,途中经过建溪,远望武夷山。这时,忽然看到一片碧云从东边山峰飘过来,云中有位神人,戴着翠绿色的帽子,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向卢陲问:“玉华君来了吗?”卢陲觉得这话问得奇怪,就反问道:“谁是玉华君?”神人说:“您的妻子就是玉华君。”后来卢陲回去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说:“扶桑夫人、紫霄元君果然来迎接我。事情已经公开了,难再隐瞒。”于是整衣出去会见神人。互相谈了很久,但都是天人的语音,卢陲没有办法辨清她们说些什么,呆了一会儿就作个揖退回去了。卢陲给他妻子下拜,询问她,她说:“少玄虽然是通过娘胎养育的人,但并非父母阴德所积。从前,我位居无欲无为玉皇左侍书,称号是玉华君,掌管下界三十六洞学道之流。每到秋分那天,就拿着簿书来寻访有志学道的人。我曾经被贬降,犯的过失是与同宫的四个人,在退居静室时,对寻访学道之人发感慨,恍惚间像是有什么欲念。太上老君责罚我,把我贬居人间作您的妻子。二十三年过去了,又遇到紫霄元君已前来这里,现在不能再对您亲近依附了。”到了闽中时,少玄每天独自在静室居住。卢陲感到惊奇,也不敢轻易地跨入她的房间。常常有女真人到来,有时两位,有时四位,穿着长长的生丝细绸衣服,梳着古式鬟髻,全身闪着光芒,照耀如同白昼,到少玄静室拜访。她们登堂入室,床榻相连,通宵说说笑笑。卢陲去看看,她们都说些天人的语言,不能听明白。试着问少玄,少玄说:“神仙的秘密,难再泄露,沉累太重,不可不隐。”卢陲谨守妻子的告诫,也常常隐讳其事。等到卢陲罢官,其父崔恭又解下官绶,得以在洛阳安家。卢陲因为妻子的誓言,也不敢向崔恭陈说泄露其事。二年后,少玄对卢陲说:“少玄的父亲,寿数在二月十七日终止。我虽然是神仙中的人,但生在人世,因为有抚养之恩,如果不救他,就屈枉了我的报答之心了。”于是对她的父亲说:“大人的生命将在二月十七日终止,少玄受到您辛劳养育的恩惠,不能不保护您。”就打开深红色的箱子,拿出扶桑大帝金书《黄庭》、《内景》之书,送给她的父亲,说:“大人的寿命,正常的寿数已到终极了,如果没有这本书,不能救您免死。今天我将它交给您,可以读一万遍,用来延长十二年的寿命。”于是让崔恭沐浴之后面朝南跪着,少玄对着几案,授以功章,写在青纸上,用素函封固,向上帝奏报。又召来南斗注生真君,让他附奏上帝。不一会儿,有三个穿大红衣服的人从空中降下来,跪在少玄面前,进献精美的食品,喝了三杯酒,手拿功章而去。崔恭觉得这事太奇异了,就偷偷地向卢陲询问,卢陲不告诉他。经过一个多月,少玄把卢陲叫来告诉他说:“玉清宫中我的那些真人伙伴,将在太上老君处替我洗雪。现在再召我去作玉皇左侍书玉华君,主管化元精气,并施布仙品。我将要返回为神,还于无形,再去侍奉玉皇,回到玉清。您不要泄露我这些话,给我父母留下遗念。又因为救父之事,泄露了神仙之术,所以不能久留了。人世的情谊,从此结束了。”卢陲跪在她的面前,感愧地流着眼泪说:“我只不过是下界的蚁虱一类小人物,亵渎玷污了上仙,将永远沉沦于浊秽之世,不能飞举升天。我请您明白地赐教,来救我经久难愈之病,我永久不忘您的大恩。”少玄说:“我留诗一首,把它留赠给您。我们上界天人的文字,都是云龙篆字,下界的人见到它,或损或益,也没有领会它的,我当拿笔把它记录下来。”

  她留下的词句是:“得之一元,匪受自天。太上之真,无上之仙。光含影藏,形于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
  留。淑美其真,体性刚柔。丹霄碧虚,上圣之俦。百岁之后,空余坟丘。”卢陲拜了又拜,接过了她的题辞,但不明白词句的内容,就跪下请求她讲解贯通,来为他指明。少玄说:“您对于道还没有熟习,上仙的诗句,昭明须有一定时间。到了景申年间,遇到琅琊先生,他能通晓其意,那时给您解开疑团,才能见到天路。没明白之前这段时间,您只应保藏它。”话说完,少玄就死了。过了九日安葬时,抬起棺材好象是空棺,就打开棺材察看,才发现少玄只留下衣服,象蝉蜕皮那样走了。少玄在娘家住了十八年,在闽中住了三年,回到洛阳二年,在人间二十三年。后来,卢陲和崔恭都保藏她留下的诗,遇到儒家道家估计应当通晓的人就拿给他们看,但一直没人明白。到了景申年间,有个九疑道士叫王方古,他的祖先是琅琊人。他游华山回来,途中在陕郡停留,当时卢陲也在陕郡路过,因为谈诗饮酒晚上聊天,谈论到神仙的事。当时聚会中的人都重道崇德,各自搜求那些奇异的事。殿中侍御史郭固、左拾遗齐推、右司马韦宗卿、王建都与崔恭有旧交,就向卢陲细问少玄的事情。卢陲掉下了眼泪,为他的妻子所留的诗根本没人明白而感到憾恨。王方古请他把那诗句拿出来,吟咏了一会儿,就懂得了那首诗的意思。他叹息说:“太无之化,金华大仙,也有传给后学的吗?”这时座中之客都敬听其辞,王方古一句一句地解释,流畅得像穿珠一般,一共说了几千言,才尽解其意。于是命卢陲执笔,把王先生解释的话全部写下来,题目叫作《少玄玄珠心镜》。好道之人,家里大都收藏它。

诗词推荐

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

醉公认得扬州路,堂上平山列酒樽。後日公荣来酩酊,赋诗可但属姚孙。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

并州汾上阁,登望似吴阊。贯郭河通路,萦村水逼乡。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

红楼貯飞琼,夜夜令人忆。回盼千山外,天远暮云碧。西风白芙蓉,往事殆陈迹。为我收眼缬,织得愁成疋。

船摇不能卧,起问夜如何。煜煜明邻火,遥遥起暗歌。暖知残雪尽,晴见大星多。良喜前程稳,无风水不波。

沙棠舟。小棹游。池水澄澄人影浮。锦鳞迟上钩。烟云愁。箫鼓休。再得来时已变秋。欲归须少留。

醴泉好,偏爱养贫儿。为破殚虚华□业,余从捉住傻猿儿。无女又无儿。街两面,愿助小钱儿。同共买成金麦饭,三时喂饱铁牛儿。耕种老婴

慧不厌修,福不厌作。福慧双收,如虎戴角。作既无作,修亦无修。青山绿水,短棹孤舟。格外之谈,迥出常流。

虎穴魔宫阔步挨,犁耕拔舌待君来。摩云鼻孔须胡品,闹裹相逢鬼擘开。不离刀山居马腹,便从炉炭入驴胎。一句子,不须猜,虾蟆头上戴青苔。延宾岂在预安排。换手捶胸何处去,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

拥炉兀兀坐成睡,梦到家山人不知。半夜酒醒还是客,一庭黄叶雨来时。

禁苑茫茫尽日吹,桃红李白只青枝。唯余阿醋偏骄妬,不畏封家十八姨。

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同年多是长安客,不信行人欲断肠。

归客金陵道,霜帆梦镜湖。天秋水衣敛,海曙日轮孤。幔卷波纹縠,舟凌露藻珠。潮平光稍白,风定浪还无。清映冰花薄,澄涵锦树铺。鸟来分水碧,人去乱汀菰。贺监风流在,临风酹一觚。

雨外茅茨黄叶村,老农相语一灯昏。山深未识新官姓,但说无人夜打门。

安仁愁思怯春寒,扪泪题诗睫未乾。双燕归来如访旧,不知吾已是孤鸾。

檐花夜落晓还晴,应为农祥一展颦。惭愧青裙南亩妇,犁头能得几多春。

圣节思归会帝京,得随班列祝文明。河清见底为嘉瑞,海水无波表太平。月夜忽闻仙乐奏,宫中时有彩云生。诗成拜表同封进,愿继词臣雅韵声。

昼日南宫雨後凉,斋严官重静於常。庭前斗雀堕还起,栏下秋花落自香。看尽云容天漏碧,读残书帙卷披黄。九衢尘土莫能到,萧瑟微风叶响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