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谢廷柱的《月夜独坐》
拼音和注音
bō píng chéng tū wù , yě jìng lòu fēn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突兀:(形)①高耸的样子:奇峰~。②突然发生,出乎意外:这消息来得~。
平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
分明:(形)清楚:公私~。②(副)明明;显然:看样子,他~是心里不痛快。
谢廷柱
不详
原诗
夕阳初隐地,人意喜新晴。
屋阁乘潮月,帘飞度水萤。
波平城突兀,野静漏分明。
一榻无三伏,翛然夜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