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马祖常的《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hǎo qǐ lóng mén tān shàng shí , zhǒng tóng qiān chǐ duàn wèi q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门:1.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2.比喻声望高的人。3.科举试场的正门。4.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5.也叫伊阙。在河南洛阳南。有著名的龙门石窟。6.地名。在广东惠州。
千尺:极言其深、高、长。
马祖常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原诗
省中温树昼阴阴,郎署熏衣尽麝沈。
星近紫垣明上界,日行黄道对天心。
和鸾秋驾车尘静,佩玉朝鸣漏水深。
好乞龙门滩上石,种桐千尺断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