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玉泉寺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

作品评述

《送僧归玉泉寺》是唐代刘得仁的一首诗,是为了送别僧人回到玉泉寺而写的。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僧归玉泉寺
回故地,玉泉寺,
老僧归来如期。
深山里,孤蝉弦,
荒木后,寞鸟鸣。
若想寻水走世间,
白云久久方转辗。
听说千峰有通路,
深溪处,山顶陡峭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的场景,作者送别他回到玉泉寺。玉泉寺是个与作者有着深厚情感的地方,这使得离别显得格外寂寥。诗中描述了寺庙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僧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和对他的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僧人的离别。诗人运用了押韵来给诗句带来一种节奏感,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诗中的寒山、白云、千峰都是描绘离别氛围的象征。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平静、思考和遗憾之感,展示了唐代诗人对离别的深思和人生的短暂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牢落空房我挂包,忆君过我夜推敲。东南大半行将遍,应有新诗许借钞。

碑文

早从偏门入,暮从南堰归。鲍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秋令忽已深,病骨频添衣。向来慕功名,常恐斯心违。乃今知其难,崦嵫迫残晖。伯鸾与幼安,尚友或庶几。到家亦既夕,青灯耿窗扉,且复取书读,父子穷相依。

碑文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火树枝柯密,烛龙

碑文

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心将时人乖,道与隐者静。桐阴无深泉,所以逞短绠。

碑文

梅花韵似才人面。为伊写在春风扇。人面似花妍。花应不解言。在手微风动。勾引相思梦。莫用插酴醿。酴醿羞见伊。

碑文

颜发今如此,光阴更几何。不堪上麟阁,只合入鸡窠。足弱追花懒,瞳昏认字讹。一般差自慰,卷里警联多。

碑文

中岁分符典石城,两朝趋陛谒承明。阙下昨承归老疏,天南今切去乡情。亲知握手三秋别,几杖扶身万里行。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碑文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碑文

敝庐无良辰,荒田多荒岁。贫贱重离别,君乎休富贵。

碑文

已是年时欲雪天,谁回冷落作芳妍。极知品在群葩上,忽与梅争一着先。颜色依然香墨重,花头不减暮春圆。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权。

碑文

声望去已远,门人无不知。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妨寐夜吟苦,爱闲身达迟。难求似君者,我去更逢谁。

碑文

石劣不受凿,水归时碍行。却令无竞性,翻作不平鸣。逆折声犹壮,崩腾色自明。我行殊昧险,于此独婴情。

碑文

磊落襟怀人不知,回头堪叹亦堪悲。杯残炙冷穷工部,齿豁头童老退。十事有九不如意,百年逾八欲何为。早知人世暗如漆,只合灶间食蛤蜊。

碑文

卦下观一彖,卦中求六爻。今人仅知此,着眼未为高。

碑文

儒冠儒服委丘墟,文采风流化土苴。尚有陆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

碑文

岁在戊午正月五,代宰臣供万寿诗。凤凰山下芙蓉阁,龙础无踪世不知。

碑文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碑文

赫赫翼祖,受命于天。德迈三代,威加八埏。陟配上帝,明社告虔。流光垂裕,于万斯年。

碑文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翫。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碑文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碑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