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作品评述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翻译及注释

翻译
黄昏时候散衙封印,清点在押的囚徒,惭愧啊,有负你了,荆山,又映进座隅。
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

注释
⑴弘农:今河南灵宝。尉: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乞假:请假。唐杜牧《祭故处州李使君文》:“我有家事,乞假南来。”
⑵封印: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刑徒: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
⑶愧负:自愧逊色。唐罗隐《谗书·序陆生东游》:“由是知余者吊余以色,不知者咥余以声,愧负徬徨,扑浣无所。”荆山:此处指虢州湖城县(今河南灵宝)南的荆山,乃传说中黄帝铸鼎处。座隅:座位的旁边。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座隅。”
⑷卞(biàn)和: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刖(yuè)足:断足,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尚书·吕刑》“剕辟疑赦” 孔传:“刖足曰剕。”
⑸没(mò)阶:尽阶,走完台阶,为迎送宾客的礼貌行为。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八:“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只少降接也。’”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这里是用来状写身为县尉的诗人每日在官府趋奉奔走的情景。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从这卑微低贱的尉职说起,“黄昏封印点刑徒”,“封印”、“点刑徒”,这就是县尉每天黄昏时的例行公事。诗人不是含糊地一笔带过,而是具体地、不厌其烦地一一点出,更显示了这职责的无聊和不堪忍受。

  第二句“愧负荆山入座隅”,与首句成一鲜明对比,以荆山的巍峨高耸反衬自己的沉沦下僚。李商隐赴弘农尉任时曾途经荆山,并写了一首《荆山》诗,诗云:“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对荆山极力赞美,因此这里才顺手拈来反衬自己的处境。

  诗的后两句是用典:“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南)得到一块玉璞,曾献之于楚厉王和武王,都被误认为是石头,而以欺君之罪先后把他的双足砍掉。后来,楚文王即位,才使玉人治之,得宝玉,名之曰“和氏之璧”。卞和得璞的荆山与作者所在的荆山同名,故有这样的联想。卞和因献玉而两次被刖足,这是无比悲惨的遭遇。可是李商隐却希望自己能像卞和那样把双足砍断,这样,就再也不必在官府奉迎趋拜了,其惨烈又还迥出乎卞和之上。

  李商隐写作曾被人讥为“獭祭鱼”,因为他很喜欢用典。其实李商隐诗的许多典故都是用得很成功的,比如这首诗,在用典上就有两点很值得注意:一是自然巧妙。诗人是从眼前的荆山联想到卞和得玉石的荆山,又由这一荆山联想到卞和献玉的不幸遭遇,又由卞和之不幸联想到自己之不幸,所以就非用这一典不可。二是花样翻新。它不是一般的比附或替代式的用典,而是根据内容需要来用典,“典”只是辅,只是宾,是诗人此时那种强烈愤懑之情的映衬,一个“羡”字,真是惊心动魄,令人不忍卒读。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当年李商隐再次应吏部试被录取,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这个职务虽为九品上阶,却是个清要之职,很容易升为翰林学士或知制诰之类。可是,由于朋党倾轧,他马上又被调补弘农(今河南灵宝)尉。按唐制,县尉只是个卑微的俗吏,低于县令、县丞和主簿,主要任务是负责地方治安。弘农属上县,但尉职亦不过从九品上阶,每日里在官府中趋走,待黄昏又要封存官印,清点囚徒。仅这些就足以让李商隐不堪忍受,况且还要他亲自处理那些无辜的黎民百姓。所以李商隐做不好县尉几乎是在他赴任之前就已成定局。事实上也是如此,《新唐书》本传说他“调弘农尉,以活狱忤观察使孙简,将罢去,会姚合代简,谕使还官”。终因“活狱”(即减免受冤囚徒的刑罚)而冒犯了上司。就在这种情形下他愤而辞职,这首诗就是当时他写给州刺史“乞假”的。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日里金鸡叫一声。梦初惊。清风枕上有馀清。酒初醒。雾卷云收天似水,月初明。虚堂寂寂绝尘情。性初平。

愤懑

一个是一个,两个是两个。东土小释迦,西天胡达磨。卞璧骊珠成滞货。

愤懑

莲盂送别万峰云,龙虎山前过小春。草履惯穿枯岭叶,布衣犹带旧京尘。毡寒不见游仙梦,路远谁怜倦客贫。东望海门归未得,北风吹雪满唐巾。

愤懑

近来多病不堪言,长欲醺醺带醉眠。新酒乍逢重九日,好花初接小春天。自知命薄临头上,不愿事多来眼前。唯有天津横落照,水声仍是旧潺湲。

愤懑

鼻息齁齁尽日眠,从他儿辈竞嘲边。那么问对成中说,自得逍遥喜风篇。雪里书来檐噪鹊,灯前诗就鼎凝烟。中郎去后人难继,漫诧柯亭富笛椽。

愤懑

虚空迸绽,山岳起舞。拔舌犁耕,罪恶俱露。

愤懑

当初亲下求言诏。引得都来胡道。人人招是骆宝王,并洛阳年少。自讼监宫并岳庙。都一时闲了。误人多是误人多,误了人多少。

愤懑

天地一閒检,园林数亩春。认苗谙药性,养果护花身。社友同疏饭,邻儿笑野巾。空庭维老马,不出动经旬。

愤懑

江山万万重,归去指何峰。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岛香回栈柏,秋荫出庵松。若救吴人病,须降震泽龙。

愤懑

鸥鹭驯亭沼,琴书悦性灵。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烟浦收菰菜,秋山斸茯苓。虚名吾所薄,未应少微星。

愤懑

古院无僧住,荒凉树石间。停清寒甃缺,废汲远泉悭。雨涨蛙疑聚,宵晴月自还。因寻成独感,吟绕见衰颜。

愤懑

置酒临高隅,佳人自城阙。已玩满川花,还看满川月。花月方浩然,赏心何由歇。

愤懑

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堆连展,洗酺煮黎祁。乌牸将新犊,青桑长嫩枝。丰年多乐事,相劝且伸眉。

愤懑

元君吴老皆升真,民怀被德为斯亭。和烟芳草连天碧,笑日仙花满树春。前后古阴迎蓊郁,远近琅玕森玉立。祥风静定不见寒,凤尾婆娑暄暖日。

愤懑

上人家海上,喜从名山游。昔闻三茅君,隐在千峰头。霜寒草木瘦,岁晚泉石幽。不见梁丘伯,使我心悠悠。

愤懑

我有虚堂号真止,坐来万虑清如水。君今更以止名堂,想见了无尘念起。

愤懑

牡丹一名木芍药,拒霜也号木芙蓉。好花名尽多重叠,不取枝同取貌同。悲鸿一声天雨血,落霞万顷江饮虹。水花已尽岸花出,千朵万朵能白红。曾共鸳鸯登绣缛,也随鸂鶒上屏风。金钗俗插嫌花重,玉手高攀与面重。弄色合欢无限思,九心千叶为谁容。朝看花开红偏淡,暮见花敛红转浓。

愤懑

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屏倚间空,鹤去几何岁。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木兰舣。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

愤懑

三觞草草岂足饮,聊具数刻留君欢。年来故友半零落,每念及此伤肺肝。淮阳穷栖幸见子,胸中郁结为少宽。奈何舍我去不顾,薄宦谋食何艰难。陈郊穷秋苦雨霁,积雨未受短日干。念君匹马走坡圻,蒙犯霜雪勤征鞍。吾遭坎壈皆自取,之燕何得南其辕。虽然男子岂常尔,且复养此凌云翰。

愤懑

客去车尘未敛。古帘暗、雨苔千点。月皎风清在处见。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池曲河声转。念归计,眼迷魂乱。明日前村更荒远。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愤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