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琵琶女)

小莲初上琵琶弦。
弹破碧云天。
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
绮窗前。
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作品评述

《诉衷情(琵琶女)》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莲初上琵琶弦。
弹破碧云天。
分明绣阁幽恨,
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
绮窗前。
素娥今夜,
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诗意:
这首诗以琵琶女为主题,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弹奏琵琶时所表达的情感。诗中通过琵琶的音乐来传达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痛苦,表现出她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悲凉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巧妙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琵琶女内心的情感。首句"小莲初上琵琶弦"将琵琶比作初开的莲花,弦声如莲花初绽,引出琵琶女的登场。"弹破碧云天"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音的高亢,仿佛琵琶的音乐穿透云霄,展现出琵琶女豪放的气势。

接下来的两句"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则表达了琵琶女的内心感受。她的幽怨和伤感都被凝结在琵琶的曲调中,通过音乐传达给听众,使得琵琶成为她诉说衷情的媒介。这种情感的传递让人感受到琵琶女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命运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肤莹玉,鬓梳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琵琶女的容貌和形象。她的肌肤如玉,鬓发如蝉翼,形容她的美貌和婀娜多姿。"绮窗前"则暗示了琵琶女的居住地,也增添了一丝离别的忧愁。

最后两句"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则是诗人对琵琶女的写照。素娥指的是月亮,表达了她的寂寞和孤独。"故故随人"暗示她随从他人,可能是她的职业所决定的,也可能是她内心的无奈选择。"似斗婵娟"则是对她婀娜多姿的形象的再次描绘,也隐含着她在琵琶的音乐中展现出的美丽和高贵。

整首诗词通过琵琶女的形象和琵琶的音乐,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痛苦,展现了她作为一个琵琶演奏者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诗词中的美丽形象和细腻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琵琶女的内心世界,体验她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境遇,同时也展现了苏轼对琵琶艺术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词既有音乐的韵律美,又有情感的深邃,是一首经典的宋代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激水为硙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无虚人。彼甿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遗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

诉衷情

额高耸骨,眼深藏神。诸缘{左氵右曶}合,一默真醇。自得混成物我,谁能碎折根尘。不来而来不见见,会有知音彼上人。

诉衷情

昔年曾住海三山,日月宫中数往还。无事引他天女笑,谪来为吏向人间。

诉衷情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已。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出已乃伤财,谁能不惜费。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

诉衷情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行将远,胡关逐望新。交河拥塞路,陇首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诉衷情

秀水先生今杰才,崎岖山径滞蓬莱。飞笺岳麓吟秋草,把酒襄阳醉腊梅。东郡政声无岂弟,南楼风月且徘徊。朝廷选用多英俊,早晚刘郎即到来。

诉衷情

樱桃子,半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

诉衷情

秦汉区区了目前,周家风化遂无传。君看八百年基业,尽在东山七月篇。

诉衷情

宫鸦栖定禁枪攒,楼殿深严月色寒。进状直穿金戟槊,探更先傍玉钩栏。漏传五点班初合,鼓动三声仗已端。遥见正南宣不坐,新栽松树唤人看。

诉衷情

琪树间瑶林。春意深深。梅花还被晓寒禁。竹里一枝斜向我,欲诉芳心。楼外卷重阴。玉界沉沉。何人低唱醉泥金。掠水飞来双翠碧,应寄归音。

诉衷情

身健官闲荷主恩,萧然不异在家园。一池新墨生吟思,半篆残香入梦魂。旧友无书知独冷,小儿有命会孤骞。藜羹麤足余何事,钟动三茅又歛昏。

诉衷情

绿蒂黄心簇绛英,何时负取旱莲名。预知荒径非全盛,先吐芳葩破独清。篱落赪填空有艳,风霜风槁却无情。红嫣香绝谁伤旱,难结柴桑处士盟。

诉衷情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略采其意,以度春曲。青旂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夜催红紫。湛青阳新沐,人声澹荡花里。光汛崇兰,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共携手、蘅室兰房,奈何新恨如此。对佳时

诉衷情

人间反覆成云雨。凫雁江湖来又去。十千一斗饮中仙,一百八盘天上路。旧时枫叶吴江句。今日锦囊无著处。看封关外水云侯,剩按山中诗酒部。

诉衷情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文酒故人无一在,蓬蒿荒径有馀愁。差池岁月辜金印,憔悴乾坤复布裘。却扫尘埃张旧榻,云中鸡犬笑淹留。

诉衷情

桑柘阴阴间苎麻,店前下马便斟茶。虽然此是寻常物,乱后空村没一家。

诉衷情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诉衷情

不如茆盖头,裹个大枯髅。鬼窟作活计,阎公未肯休。佛以法为身。不可以相求。一念无心者,法界刹那周。

诉衷情

忆从湘浦遇琼仙。解佩是何年。冰姿不许铅华污,淡凝妆、风度飘然。长伴霜前青女,来寻月下婵娟。一尘难染净娟娟。独立晚风前。黄冠翠袖殊清雅,误思凡、谪向江边。*弟梅兄是侣,桃娇杏冶空妍。

诉衷情

村舍无楼可望远,茅亭远望似登楼。饱看聚散云无住,最爱萦回水自由。诗思已随芳草动,春寒少为好山留。谁将裘马换美酒,与我同消万古愁。

诉衷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