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教寺三首

内家金像出蓬莱,千叶莲花玉作台。
试向白毫光里看,圣人前世是如来。

作品评述

《弘教寺三首》是明代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弘教寺,内家金像从蓬莱山上出现,
千片莲花构成宝玉般的台。
请你凝视这白毫的光芒,
圣人在前世就是如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弘教寺的场景,其中内家金像从蓬莱山上出现,而底座则由成千上万片莲花构成。诗人邀请读者凝视这金像上闪烁的白毫光芒,并指出在佛像面前,圣人的前世就是如来。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宏伟的佛教寺庙景象,以及其中的佛像。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内家金像从蓬莱山上出现的场景,给人一种庄严壮观的感觉。莲花被用来构成佛像的底座,象征着纯洁和圣洁。诗人邀请读者凝视金像上闪烁的白毫光芒,这一光芒可能指代佛像头顶的光环,也可以理解为佛陀的智慧与光明。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圣人在前世就是如来,暗示了佛教教义中的因果循环和转世观念。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佛教寺庙的景象和佛像的庄严威严,同时表达了对佛陀智慧和圣洁的赞美。通过描绘佛教信仰中的场景和观念,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超越尘世的追求,体现了王稚登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诗词推荐

荒凉荆门西,泉水谁为泄。发源虽甚微,来意不可折。平铺清池满,皎皎自明澈。甘凉最宜茶,羊炙可用雪。炎风五月交,中夜吐明月。太守燕已还,青嶂空嵲嵲。泉上白发翁,来饮杯馔阙。酌水自献酬,箕踞无礼节。区区游泉人,常值午日烈。回首忧重城,赏玩安能彻。

塞北平沙阔,黄河衮底流。征帆才及岸,蛮狄一时收。

南金楚璞何施为,出门即取厚利归。古来乃有金玉士,抱冤硉兀人不知。君不见吕侯大狩夸凌铄,车前打折麒麟角。径须归去来,一丘与一壑。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来往畏炎热,杉篁取迳微。蝶飞逢草住,燕出认檐归。云卧从衣冷,风梳爱发稀。清谈能解愠,松尘为君挥。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千时南云度塞鸿,秋云无迹淡平空。人间玉岭清霄月,天上银河白昼风。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余景。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冰轮艳艳涌东墙,鱼独波纹破碎光。十万人家眠正熟,谁知凉满一胡床。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玉友。平生旧。相与忘形偏耐久。醉乡径到无何有。莫问区区升斗。人生一笑难开口。为报速宜相就。

饭了纵闲适,杖屦涉晴昼。时物破百感,环山献明秀。承宇茂芳桂,追凉风细逗。摘果靡惮劳,聊用引稚幼。

厚德孰能名,灵芝自化成。人间无此种,天上合分茎。紫盖随王母,彤云表帝京。仟家多服饵,鸾鹤共长生。

金飚荡天末,清泠聚兹花。凛然傲且拒,霜天肩正差。好事共一观,目眩五色霞。但此尉寂寞,那复矜荣华。谁无兰蕙姿,谁无桃杏葩。秋边竟谁语,短瓶插交加。但知爱风味,何必加齿牙。未能输一醉,有兴浩无涯。

蒲卢喻政意何如,此语源流亦自洙。若愿小民皆类我,须知类我始生徒。

湖边问路入深云,十载心香一炷焚。不见隐之真隐处,晓风凌露叶初闻。

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山空蕙气香,乳管折云房。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

对黄花犹自满庭开,那恨过重阳。凭阑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自叹平生豪纵,歌笑几千场。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谁信心情都懒,但禅龛道室,黄卷僧床。把偎红调粉,抛掷向他方。□唤汝、东山归去,正灯明、松户竹篱旁。关门睡,尽教人道,痴钝何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