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

坏事曾闻嗔怪鬼,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对策刘蕡恐是风。

作品评述

《杂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林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坏事曾闻嗔怪鬼,
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
对策刘蕡恐是风。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嘲讽。其中,第一句“坏事曾闻嗔怪鬼”,暗指社会上的不公与罪恶被人们所嗔怪,并将其比喻为鬼怪。第二句“捉囚可不畏天公”,意味着违法犯罪的人不会畏惧到来的报应,即使是上天也没有制止他们的能力。第三句“抚床卫瓘宁非醉”,指的是唐代宰相魏徵为宠妾抚床而事发,然后被宰相卫瓘强行拿捏。这句意在指出权贵之人往往不顾法律和正义,随心所欲。最后一句“对策刘蕡恐是风”,暗示了当时官员刘蕡左右逢源的政治手段,他的对策就像风一样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犀利的文字描绘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丑恶现象。通过嘲讽的手法,作者批判了那些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以及滥用权力的官员。整首诗词通篇言简意赅,运用了比喻和暗指等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对立与反思。它通过对现实的犀利揭示,让读者深感社会的冷漠与黑暗,以及那些行为不正之人的可憎和可恨。整首诗词凭借其简练、生动和批判性的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当时社会政治有所反思,展示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作者介绍

林泳,号弓寮,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清干隆《温州府志》卷一九)。

诗词推荐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年来未归客,马上春欲暮。一尊花下酒,残日水西树。不待管弦终,摇鞭背花去。

柳引青烟,花倾红雨,老来怕见清明。欲行还住,天气弄阴晴。是处吹箫巷陌,衫襟渍、春酒如饧。溪桥畔,涓涓流水,鸡犬静柴荆。高城。天共远,山遮望断,草唤愁生。等五湖烟景,今有谁争。凄断湘灵鼓瑟,写不尽、楚客多情。空惆怅,春闺梦短,斜月晓闻莺。

呜呼有生初,蠢蠢不知几。血气均有欲,扰扰靡穷已。伯益烈山泽,庭氏挟弓矢。驱除或未尽,遗类复纷靡。岂惟枭鸟恶,亦有伯劳氏。琐琐至微物,凶悖乃如此。不思天壤间,万物虽异类。子之於父母,恩爱均一理。卵翼哺尔成,胡为遽忘义。昔闻乌反哺,羔羊能跪乳。蜂蚁识君臣,豺狼

骖鸾侣,娇小怯云期。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清梦到瑶池。霞袂稳,那顾缕金衣。自与长生分姓谱,恰逢长老铸丹时。此意有谁知。

诗人长怨没诗材,天遣斜风细雨来。领了诗材还又怨,问天风雨几时开。

心摧目断哭江濆,窥浪无踪日又昏。不入重泉寻水底,此生安得见沈魂。

荷笠扁舟上,持纶巨泽中。无劳问名字,便是此亭公。

别后犹飘泊,春来倍叹嗟。花开今日少,人忆故园赊。细雨连山暝,清溪入郭斜。慈闱在何处,欲望暮云遮。

中秋佳月去年同,卧病还应记此翁。不但婵娟千里共,客游俱在大江东。

红紫不将春住。风定更飘无数。溪涨绿含风,短艇晚横沙渡。归去。归去。肯念西池鸳鹭。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粹容成槁木,浮迹类流萍。天地春明净,江山晚晦冥。花芒环野茜,柳桁接檐青。淹滞知何事,思归梦短亭。

雨窗思昔日,不见半年余。别后几回梦,中间三寄书。兵戈吾幸免,踪迹尔何如。世事难如意,同心却异居。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晁氏芳菲圃,因依渌水浔。峰峦春著色,桃李昼成阴。可惜花狼籍,仍遭雨滞淫。饶阳供客眼,只有此园林。

夜久看书眼倍明,春来觅句思偏精。不嗔科举遗佳士,更把时文教后生。

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论旧或馀悲,思存且相喜。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已能持宝瑟,自解

吴都霸道昌,才子去观光。望阙云天近,朝宗水路长。海门收片雨,建业泊残阳。欲问淮王信,仙都即帝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