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寺

开山何日事,断碣卧荒榛。
食尽僧行脚,兵来佛舍身。
烧痕侵殿址,租额累山邻。
可是天魔盛,谁能问大钧。

作品评述

诗词:《延庆寺》

开山何日事,
断碣卧荒榛。
食尽僧行脚,
兵来佛舍身。
烧痕侵殿址,
租额累山邻。
可是天魔盛,
谁能问大钧。

中文译文:
问:延庆寺的开山是在何年何月?
答:断碑破败的寺庙埋没在荒草丛中。
问:僧侣们的食物已经耗尽,他们将何去何从?
答:当敌兵来袭时,他们选择舍弃僧袍,舍身成佛。
问:火焰的痕迹侵蚀了寺庙的殿宇,租税的负担累及了周边山村。
答:然而,邪恶的势力仍然强盛,谁能向天帝祈求公正?

诗意和赏析:
《延庆寺》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战乱摧毁的佛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战争给佛教信仰带来的破坏和困扰感到的悲愤和忧虑。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寺庙的荒凉景象,断裂的碑文躺在杂草丛中,寺庙被废弃和遗忘。这暗示了社会动荡和战争给寺庙和信仰带来的巨大破坏。

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僧侣们的困境。他们的食物已经耗尽,面临着无法为生存而行走的困境。然而,当敌兵来袭时,他们选择了舍弃世俗的生活,舍弃自己的身体,以追求超脱和成佛的境界。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信仰中的舍弃和超越世俗的思想的赞赏和敬仰。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战火带来的破坏和苦难。寺庙的殿宇被火焰烧毁,痕迹侵蚀了寺庙的庇护所,同时租税的负担也加重了周边山村的压力。然而,邪恶的势力仍然强大,正义和公正似乎无处可寻。这给人一种无奈和无力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邪恶势力的不满。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中佛寺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战争和社会动荡带来的伤害和痛苦的忧虑和不满。同时,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信仰中舍弃和超脱世俗的崇敬和敬仰。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和平、公正和宗教信仰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魏杞(1121—1184)南宋官员。字南夫,一字道弼,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移居明州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十二年进士。受经于明州赵敦临。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不辱使命,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后出知平江府,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魏杞的生平

  魏杞,以祖恩补官。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进士,任余姚尉,后调泾县,罢无名科费,有能声,升大理寺主簿。后擢太傅寺主薄、宗正少卿。1163年(隆兴元年)出使金国,不辱使命,隆兴二年(1164),金兵南犯,以礼部尚书衔任金国通问使。十月至盱眙,金方拥兵攻淮,问宋使来意,欲求观国书,割商秦地及增输岁币20万等事,他一概不许。抵高邮时,金复索信使面议,又抗辞不挠。乾道元年(1165)至燕山,金主以国书不称臣而称侄大怒,绝其饮食。杞慷慨陈义,气劲词直,金主终以礼待。隆兴和议成,受孝宗褒奖,历任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罢相,后知平江府。终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归居鄞县小溪,人称碧溪先生。1184年(淳熙十一年)卒,追封鲁国公,谥文节,葬奉化溪口翠屏山,郑清之书神道碑,今存。

魏杞的纪念祠堂

  魏杞的纪念祠堂位于鄞州区古林镇西边的蜃蛟村,一间破旧不堪的老屋前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太廉堂”三个字。虽然这匾已经是满目疮痍,但依稀还能够看出它的金光闪烁,显示它昔日的辉煌。

  这里曾经是南宋著名丞相魏杞的纪念祠堂。老屋已经破旧不堪,但这块由皇帝亲赐并御书的三个金字“太廉堂”牌匾依然悬挂在门口。木柱两边还能依稀可辨一副对联:“两代公卿传世泽,协理朝纲扶宋室”。

  “战战兢兢事一人,匡扶社稷演丝纶。洁如寒涧冰千尺,净若秋空月一轮。待漏金门伺五夜,中书决政坐重茵。太廉二字君王赐,清白芳傅奕叶孙。”这是宋朝名相史浩赠与魏杞的“太廉堂”诗。

魏杞的魏杞墓

  宋淳熙十年(1184年)魏杞64岁时,因旧伤复发而卒。嘉泰年间,宋宁宗根据魏杞功绩赐谥文节,次年择葬于奉化飞凤山上,魏杞的后裔遂迁居蜃蛟魏家合族。每年清明,在蜃蛟魏家的历代子孙,还按例去奉化飞凤山庄祭扫祖墓,缅怀魏氏先贤。

诗词推荐

身闲白日长,何处不寻芳。山崦登楼寺,谿湾泊晚樯。洞花蜂聚蜜,岩柏麝留香。若指求仙路,刘郎学阮郎。

今年六十六,世寿有延促。无生火炽然,有为薪不续。出谷与归源,一时俱备足。

春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大管今却献,黄帕不来封。

结茅亭下小池新,积雨通沟滟晚春。风掠尘埃出明镜,影吞林木卧青云。泥中苹藻生无数,江上鵁鶄坐得闻。太液渐台深斗极,乘闲杖履得相亲。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前召南塘视草,后起秀岩提网。

小宴清秋。霎时见了,雨散云收。柳絮轻柔,梅花闲淡,宫院风流。空教梦绕青楼。待说个、相思又休。无奈情何,不来眼底,常在心头。

何处难忘酒,君臣草昧初。谋臣偷贼胆,力士斡凶锄。日月明将霁,乾坤害欲除。此时无一盏,何以壮雄图。

灞水何人不别离,无家南北倚空悲。十年此路花时节,立马沾襟酒一卮。

已止还复作,泻檐声更长。苔钱添晚翠,梅子试新黄。屋里图书润,庭前兰芷香。倚栏閒觅句,水阁夜生凉。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疏钟文马驻,繁叶彩禽栖。职美纶将綍,荣深组及珪。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望阙应多恋,临津

夜半潮声撼客床,卧听柔橹闹空江。惊回倦枕乡关梦,海日烘山上晓窗。

以羊相易惭羊小,与象同称笑象轻。碧草充肠随意饱,黄钟满脰有时呜。力粗曾索寅人斗,骨配难湔丑座名。空费景升刍与藁,不如羸犉尚堪耕。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同。

雪雪,明明漏泄。枯木开花,虚空迸裂。无位真人彻骨寒,灯笼露柱眉毛结。忽然晴,没可说,齐贺丰年好时节。

求之不见,来即不见。不见不见,君之素面。火里曾飞,水中亦见。道路非遥,身心不恋。又不知有返阴之龟,回阳之雁。遇即遇真人,达即达其神。一万二千甲子,这一壶流霞长春。流霞流霞,本性一家。饥餐日精,渴饮月华。将甲子丁丑之岁,与君决破东门之大瓜。

安眠夜至卯,休吏日加申。廪稍亦已厚,养痾非隐沦。恨无封君法,老矣藏其身。遄归岂不欲,更有宜归人。

当时携手城东道。月堕檐牙人睡了。酒边难使客愁惊,帐底不教春梦到。别来人事如秋草。应有吴霜侵翠葆。夕阳深锁绿苔门,一任卢郎愁里老。

日日无堪只欢嗟,谁教九日事豪华。寂寥难落方山帽,烂熳抚开野菊花。闻道鹤鸾趋镐燕,忍将鸿雁听边笳。古来感慨今朝甚,苦雨凄风助我赊。

物境俱玄寂,客心常少欢。非因无酒赏,只是到花残。夜雨深林叶,春塘平钓竿。羁栖幸堪托,终日懒衣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