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根石

满耳环佩声,云根线寒玉。
雨过勿雷吼,老龙鼾正熟。

作品评述

《云根石》是宋代诗人郑国辅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满耳环佩声,
云根线寒玉。
雨过勿雷吼,
老龙鼾正熟。

诗意: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寓意表达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特定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想象。诗中展示了自然景观中的声音和形象,同时融入了一些隐喻和象征的意味。

赏析:
首先,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声音的画面。“满耳环佩声”形容了环佩的声音充盈在耳边,这种声音可能来自风吹动的装饰物,给人一种和谐而明亮的感觉。接下来的“云根线寒玉”则通过隐喻的手法,将云彩比喻为寒冷的玉石,以表现出云的清冷和高洁之美。

接着,诗的后两句描绘了雨过后的宁静场景。“雨过勿雷吼”意味着雨停后,不再有雷声轰鸣,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恢复平静和宁静的心境。最后一句“老龙鼾正熟”则使用了龙的形象,将龙比喻为老年人在沉睡中发出的鼾声,表达了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对声音和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心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宁静、和谐和安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式。

诗词推荐

麾节称循吏,三朝蔼政声。治如黄霸最,心慕伯夷清。诸道俱遗爱,两川尤著名。名家临制阃,更羡锦衣荣。

急雨斜风颤晓荷,娇羞花面泪痕多。向人欲语竟不语,风雨无情花奈何。

山头兀坐已忘年,咫尺孤云两角天。但有圆明真实在,是身何往不安禅。

文士相轻自古然,堪嗟嘲咏费雕镌。元颜文笔非余子,示可毛疵议昔贤。

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劝君莫谩栽荆棘,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白骨沉埋暮山碧。

曾陪汉幄运前筹,也忝分封万户留。未问家传黄石法,且来闲伴赤松游。

此别重逢知几秋,梅花虽老更风流。东君未漏春消息,罚与人间作蹇修。

咫尺是江城,欲前犹未能。舟行寻宿泊,村近问名称。愁聚眉常敛,吟穷思屡凝。新丰旧游地,过骑免凭陵。

古戍秋风白草鸣,胡笳吹月落边声。桑乾回望天如水,万里寒沙匹马行。

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况闻别乘至,伫望大河曲。饮罢何以赠,柔条路傍绿。

孤蟾如鉴明,照我坐寒更。列宿光芒淡,满林风露清。人行守犬吠,猿过宿禽惊。静趣凭谁会,忘言对短檠。

昼寂双扉掩,无人共酒杯。睡嫌雏燕语,吟惜藕花开。郊雨不能作,池风时复来。还期问字去,载月夜迟回。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斋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识得庆云和尚,不痴自号痴翁。此老端如五老,高出庐阜诸峰。

诗屋中閒借隙光,老来犹苦未知方。羡君句法源头活,此意曾参紫紫阳。

清蟾半露,惊乌三匝,城上漏水乍滴。微淳已透潇湘簟,还见小帘摇砌、澹镫垂壁。夜色迢迢人睡去,正想到、山阳吹笛。做弄得、客里文园,病后更无力。还是秋期过了,鸣蛩窗户,又对新诗相忆。片云天外,数峰江上,几误湘灵瑶瑟。叹流光过眼,宋玉多情共今夕。沧浪兴、扁舟容与,

少日同窗侣,天涯一故人。振奇风骨卓,坦率性灵真。早卜仁能寿,遥知德有邻。白头望好在,迹旷愈情亲。

碧山如画豁吟眸,信是神仙此地游。九鲤有人争乞梦,一麾无事独登楼。田中水白秧初雨,陇上云黄麦已秋。民困只今苏息否,我来端不为花谋。

人生百年我过半,天生才定不可换。东海钓鳌鳌不食,南山坐石石欲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