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怕踏长亭路。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出自宋魏了翁的《青玉案(次西叔兄送南叔兄赴钤干见寄韵)》

拼音和注音

zhōng nián pà tà cháng tíng l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长亭:古时设在城外路旁的亭子,多作行人歇脚用,也是送行话别的地方:~送别。

中年:(名)四五十岁的年纪:~妇女|人到~。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原诗

中年怕踏长亭路。便自有、离愁苦。一自送君趋幕府。惺忪莺舌,呢喃燕觜,那解春无语。
三年山月移朝暮。独倚松风等闲度。到得除书萦绊住。却愁不似,当时皓月,长伴君来去。

诗词推荐

赫矣淳耀,俶载帝基。一牙以定,万国来们。寅恭洁祀,博厚皇祗。威灵攸在,福禄如茨。

宿醉厌厌晓尚曛,卷帘清思满风云。久嫌日暖撩人困,却喜花香带雨闻。

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陵阳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一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

未殖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山下阴晴只蔽亏,山中烟霭更迷离。天风忽与游人便,吴楚屯云万里披。

不必孤山是故庐,江湖稳处即安居。家贫无料可供鹤,池小有泉能活鱼。好客每倾赊到酒,因吟犹读老来书。屋头但得梅常在,日月春风自有余。

自昔爱春物,樽深眼底红。日斜花在落,身醉客西东。殁叹千年隔,生悲百事空。君尝知此理,不悮学陶公。

陬月今朝三五风,岭头雪气缚寒松。不知枯木得胡信,含玉灵花春梦中。瑞鸟飞来千万峰,祥鱼行过二三众。纷然相见主人眼,历历双眸处处通。

路入深原三四里,林茂鸡犬十余家。村篱疎密齐栽枳,山崦高低尽种畲。石罅春风生野笋,洞中流水出残花。爱同樵客言幽事,不觉归途暮景斜。

故城边有卖花翁,水曲舟轻去尽通。十亩芳菲为旧业,一家烟雨是元功。闲添药品年年别,笑指生涯树树红。若要见春归处所,不过携手问东风。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不是丰年那得此,今春大胜去春时。

浊者自浊清自清,一轮坚白不容尘。镜中妍丑谁分别,水月融光争法身。

烦君管领东君手,收拾风光尊俎中。与作遨头共春燕,何须拥鼻学秋虫。谁怜老子兴不浅,自笑穷人诗转工。趁取身闲酒价贱,明年此日又西东。

古人愁在吾愁里,庾信江淹可共论。孰似少陵能叹息,一身牢落识乾坤。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鑪销香篆蔼馀芬,宴坐氍毹日易曛。虎圈微凉生夕籁,鹤天新霁见归云。通中梦稳春寒薄。肃唱声沉夜漏分。误濯尘缨成底事,严阿千古有移文。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白沙眠騄骥,清浪浴潭鱼。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斜阳不到处,墙角树扶疏。

宜春小苑。处处花开满。学得红妆红要浅。催上金车要看。君王曲宴瑶池。小舟掠水如飞。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