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
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
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
兰卮招促膝,松砌引长裾。
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
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
谁为音尘旷,俄惊岁月除。
风波移故辙,符守忽离居。
济物阴功在,分忧盛业馀。
弱翁方大用,延首迟双鱼。

作品评述

《郡中端居,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郡城中有一座高楼,我怀念袁州王的友人,他是一位朝廷官员。我们曾同在明亮的直庐中侍奉皇帝。然而现在,我被禁止进入宫闱,与他的身份有了明显的差异。我休息的地方并不隐秘。他曾在金华殿上写过笔记,三朝皇帝都亲自签署了玉玺。他荣宠地侍奉在皇帝身边,他的文章和才华得到徐庶的赞赏。他以明察的目光真正了解了我,而我只能和他进行玄妙的对话,感到愧疚。我们坐下来交谈,他用兰花酒杯招呼我,我拖着长袍沿着松石路走来。美丽的阳光照耀下,鸟儿鸣叫得早,凉爽的天空露珠初落下。我站在前山,俯瞰着紫阁,眺望着曲水中盛开的红蕖花。谁为了音尘的荒凉感到惊讶,时间过得如此匆忙。风浪移动着古老的车辙,符守突然离开了我居住的地方。我以谦卑的功绩来济世,分担着他们的忧愁和繁重的事业。作为一个虚弱的老人,我延迟了与他们团聚的时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羊士谔怀念自己的友人袁州王的作品。诗人在诗中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在朝廷中的遭遇和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诗词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与袁州王在明亮的直庐中侍奉皇帝的情景,但现在诗人被禁止进入宫闱,与袁州王的身份有了差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袁州王的羡慕和愧疚之情,认为袁州王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自己却只能与他进行玄妙的对话,感到愧疚。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心境。诗人与袁州王坐下来交谈,他用兰花酒杯招呼诗人,诗人拖着长袍沿着松石路走来。诗人描述了美丽的阳光、鸟儿的歌唱和凉爽的天空,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惬意的氛围。然而,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感到音尘的荒凉和岁月的匆忙。

诗词最后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对友人的思念。风浪移动着古老的车辙,符守突然离开了诗人居住的地方,诗人感到困惑和失落。但诗人仍然以自己虚弱的身份延迟了与友人团聚的时机,以谦卑的功绩来济世,分担他们的忧愁和繁重的事业。

整首诗词以怀念之情贯穿,通过描绘诗人与袁州王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羡慕,以及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失落,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生动,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秋风已作重阳雨,客子将回下水船。卒岁褐裘悲破箧,丰年稌黍欠多田。平生漫说诗书学,满眼不祛儿女煎。颇怪渊明瓶乏粟,若为犹送酒家钱。

剑外风烟老鬓华,归心更切独孤遐。明知东郭非吾土,苦认西楼是我家。万古声名供敝帚,九州意气付浮杳。同来蓬沓於潜女,一笑长歌陌上花。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唐贤大历後,峭壁刻名姓。我来一何暮,今秋始乘兴。山势环有缺,山门壶引柄。户挹清泚姿,颇惬幽闲性。味将春茗宜,光与晓岚暝。架竹落僧厨,远声入清磬。何当宿禅室,欹枕

一身将百指,就食家浮游。清霜木叶黄,弊笥无完裘。平生三釜心,山阿种松楸。圆枘运方穿,命不与己谋。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积水近天关,有时戏沈浮。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至今韦公碑,照曜苍崖幽。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抚事一太息,何从问人牛。惟馀拱把木,百尺

黄獐黄獐草里藏,弯弓射尔伤。

玉溪一别十年馀,北绾铜章西辟书。寄语湖山好相待,苍颜归日骇禽鱼。

石涧寒泉霜晓,竹岗霁月凉秋。一炷铜炉柏子,老禅破衲蒙头。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水涯。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道丧亦久矣,无言

榻上残书已倦摊,幅巾藜杖出柴关。卜居宿鹭眠牛处,觅句残芦败苇间。心逐间云横碧落,眼随飞鸟度青山。忽然信步苔矶上,又得渔翁作伴还。

節物陰涔裏,人情冷淡中。百夏尋老大,一笑屬兒童。雪意愁飢雀,風聲入斷鸿。新衣滿閭巷,終日自西東。

鸟啼花发独愁思,怜子三章怨慕诗。鸿雁双飞弹射下,脊令同病急难时。功名所在犹争死,意气相须尚不移。何况极天无以报,林回投璧负婴儿。

我昔垂髫今白头,中间万事水东流。此心争得还如尔,戏走阶前不识愁。

奇葩冬后蕊,羞涩见东风。不变冰霜操,从他百卉红。芍药包红锦,橘花烂明珠。不复忆海棠,飘零烟雨中。

稽古堂前雨半天,蒙蒙山色思依然。几多心事催霜鬓,零落梅花又一年。

清景无终极,频来未属厌。远山秋后出,茅屋近来添。

四海皆兄弟,何如真弟兄。吾今有弟在,眼只为渠横。剩欲驱涛壮,犹应倒峡清。青春不可又,未欲傍长檠。

问俗犹秋热,移床趁晚凉。笑谈怀酒伴,节物念吾乡。闻道银槽熟,思倾玉指香。政须图一醉,宁复较行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