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津桥晴望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作品评述

《过天津桥晴望》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立在天津桥上,远眺的场景。

译文如下: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这首诗词以唐代首都洛阳的天津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作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城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皇宫”指的是皇宫和嵩山相对应的景观,意为洛阳城的重要地标;“清洛贯城心”描绘了格外清澈的洛河穿过洛阳城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描写了初春时分,雪路初露,家家户户在夕阳下逐渐安静下来的景色。

最后两句“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则提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即“镐”)登基为帝后,洛阳经历了几百年的繁荣,直到当时的年代(天宝年间)依然辉煌。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洛阳城的富饶、繁华与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对洛阳城的深厚情感和对唐朝盛世的景仰之情。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推荐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不如归去。

赖乡仙种手亲栽,春闹枝头满意开。正拂文君酒垆上,莫教蜂蝶等闲来。

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苦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旋。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方冬水物穷,又欲休山樊。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

山石古来色,河流无尽声。行舟自往返,群木几枯荣。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我来何所得,聊此濯尘缨。

自接麯生蓬户外,便呼伯雅竹床头。真逢幼妇着黄绢,直遣从事到青州。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烟竹雾溪桥夜。斜倚小峰峦。依依同岁寒。生绡明粉墨。浅笑犹倾国。恰似野桥看。飘零只等闲。

寿宁闲锁翰林春,月明空照琼花影。

山花雨后红,野草风前绿。浩歌归去来,不辱在知足。

马头回,牛头没。一字入以门,九牛曳不出。

姑熟溪边识胜流,十年重见岂人谋。自应客路难为别,不是阳关作许愁。儤直公看鳌禁月,倦游我梦镜湖秋。殷勤为报中朝旧,睡足平生是建州。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_。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

爨清葵芥充朝膳,岁晚风霜断菜根。百日园枯未易过,一家口众复何言。多排瓮盎先忧尽,旋设盘盂未觉烦。早晚春风到南圃,侵凌雪色有新萱。

囊空口众不堪闲,却喜平生得细论。鹤发进封偿旧德,彩衣听讼勉平反。楚风剽疾观新政,浙水萧条咏旧恩。记取老人临别语,茶瓢霜後早相存。

掖垣春色自天来,红药当阶次第开。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

人家往往琴堪劈,谁定如翁肯放回。他日飚轮驷修翮,衘恩当复誓云来。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

片片穿帷解擣虚,夜明细字亦堪书。五车现瑞从今后,一尺呈祥复古初。暖室温轩人起晏,远坊穷巷客来疎。茅山见说黄精熟,山友迷踪餍黠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伟炎厥初,缘感而系。庆衍式崇,昭融有契。乐功既谐,觞献斯继。歆类不达,克昌百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