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石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

作品评述

《高僧石》是宋代诗人陈岩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柏根翻动一炉香,
白足高僧礼梵王。
还了十方行脚债,
却来山顶放圆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高僧的形象及其所表现的精神境界。高僧拨动柏树根,燃烧起一炉香烟,以此向梵天尊敬致礼。他还清了自己作为行脚僧人所欠下的十方行脚的债务,然后在山顶放射出圆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高僧的崇高形象和深邃境界。柏根翻动一炉香,表现了高僧对佛法的虔诚,柏树象征着长寿和坚定,炉香则象征着虔诚的供养。高僧白足礼梵王,彰显了他对佛法的尊崇和敬仰,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慈悲。还了十方行脚债,意味着高僧在广度众生、传播佛法的过程中,自觉地清偿了自己的责任和债务。最后,高僧在山顶放圆光,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慈悲光芒照耀万物,具有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几个简洁的意象,将高僧的精神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众生的慈悲,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智慧。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高僧的形象和境界描绘得深入人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暮年事业转悠悠,尽日投竿杜若洲。世上漫言天爱酒,古来宁有地埋忧?全家只合云山老,万事空惊岁月遒。褫带脱冠犹病喝,正平颇忆著岑牟。

重岚浮动光相射,峭壁横斜罅欲开。比似雁山多秀发,丰稜那复让天台。

骑虎度诸岭,入鸥同一波。香寒明鼻观,日永称头陀。

谈笑复谈笑,竟忘早与晚。翩翩凌深波,恍惚度层巘。醉身但觉轻,归路不知远。人生常如兹,百年亦易遣。

乞得雨初霁,登临一解颜。自携斑竹枝,来对白云山。月色朦胧里,溪声远近间。相留且盘礴,莫惜夜深还。

夏日山居好,虫鸣山更幽。青鞋紫藤杖,玉醴绿翁瓯。飞露吹黄葛,凉风洒白头。已知时雨顺,更有虎狼忧。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欲养蛟龙谩凿池,惟应道术两相知。论年校德予惭老,强识多闻子可师。监彼盈虚门若市,明于取舍智犹棋。干时已副宽民诏,沈俊休吟咏史诗。

社风连日舟行迟,社公有马谁能骑。不妨酌我盎中绿,依旧离骚醉读时。

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无一语,只当相逢未。霜风紧,霜叶脆。上危梯,九日层楼倚。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别时真惜,住也无计。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

细雨吹凉客袂分,青灯梦短苦思君。洞仙应快登临眼,尽向山边扫白云。

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自笑年来为食谋,扶携百指过南州。时平四野皆青草,此地何曾解瘦牛。

予桑叶菀暗东冈,山下乱石如群羊。旧沙渐高行路断,马蹄踏散飞星光。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淮右多良将,吾犹识祝侯。虎生能肉食,豹死有皮留。铁汉为挥涕,冰翁与雪雠。标名忠义传,荣甚复何求。

相逢驿西路,交深难别离。市桥同水泊,风雨独何之。江黑一帆没,夜寒孤梦迟。仙踪无处觅,推枕益凄其。

隋朝旧寺楚江头,深谢师僧引客游。空赏野花无过夜,若看琪树即须秋。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

江头五日舣轻舟,欲去迟迟更自留。目断旌旗暮天阔,龙峰峰上倚层楼。

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馆迁延感岁华。白发却攀临砌树,青条犹放过墙花。悲来唯见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欲问昔游无处所,晚烟生水日沈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