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村绝句

深谷元无邹子律,牧童携角上牛吹。
一声吹下柴门近,先报渠娘煮菜糜。

作品评述

《十村绝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舒岳祥。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谷中没有邹子律,
牧童领着牛吹号角。
一声吹响接近柴门,
首先传达给渠娘煮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谷中的景象。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没有人知道邹子律(一种乐律),但是一位牧童却吹着号角引领着牛群。他吹响的声音传到了柴门附近,最先传达给正在煮糜(一种粥)的渠娘。

赏析:
《十村绝句》通过描绘深谷中的场景,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一幕。诗中的深谷象征着僻静与隐逸,而邹子律则象征着高雅的音乐艺术。牧童吹响号角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朴实。他的吹奏声穿过深谷,传达到柴门附近,这里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渠娘正在炊煮糜粥,她用勺子搅拌着,等待着糜粥的煮熟。整首诗以平凡的场景和朴素的人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中的宁静与平淡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它呈现了一种宁静、朴素、纯粹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乡村生活中的宁静与恬淡。舒岳祥通过描写乡村中的牧童和渠娘,赋予了这首诗以生活的气息,使读者能够在平凡的场景中领略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丹壑断人行,琪花洞里生。乱厓兼地破,群象逐峰成。一石一云气,无松无水声。丁生化鹤处,蜕骨不胜情。

南郡生徒辞绛帐,东山妓乐拥油旌。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短棹冲寒过浦东,扁舟一叶载诗翁。断烟流水残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吟罢小楼何处笛,酒醒孤枕半江风。潮生潮落朝还暮,堪叹人生自转蓬。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珍重劝。

织女望牵牛,银汉一水遥。天缘许会合,秋清正良宵。张骞取星槎,吴质伐桂桡。安用人间鹊,腥羽编成桥。

花飞伤宿雨,山润照清晨。念子经时卧,嗟予一味贫。稍闻疏药饵,遐想整衣巾。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暑雨报禾熟,霜晴忧菜空。藜羹聊自诳,肉食念何功。岁晚贫兼病,年来西复东。诗成资遣闷,文就返招穷。

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坐爱秋波十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

诗礼挹馀波,相欢在琢磨。琴尊方会集,珠玉忽骈罗。谢族风流盛,于门福庆多。花攒骐骥枥,锦绚凤凰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仍闻广练被,更有远儒过。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蔓藤扶我过东冈,与客同登妙法堂。小院回廊春已暮,茂林修竹夏初长。归欤未办买山计,健甚无庸却老方。都市山林总无累,此生此世底须忙。

是即全是,非即全非。大用现前,携手同归,不知犹自涉离微。

肥马碌碌,瘦马碌碌。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朝不足,莫不足,六六依然三十六。云门见睦州,良遂参麻谷。

徙倚阑干送落晖,年华冉冉恨依依。护雏燕子常更出,著雨杨花又嬾飞。已为读书悲眼力,还因揽带叹腰围。亲朋半作荒郊冢,欲话初心泪满衣。

绝顶仙人富宝熏,水沉山子不论斤。堆从平地到天半,并作清香一炷焚。烟绕翠鬟苍玉佩,身披白縠素罗裙。更将万斛蔷薇露,洒作桑麻万顷云。

半世怀吾愿,今年得此辰。朝廷用和议,疆场有閒人。地喷双龙沫,云藏五老身。天寒林影薄,斜日照衣巾。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六十之年又四年,也骑瘦马趁朝天。首阳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笔墨有时闲作戏,功名到底是无缘。都城处处园林好,不许山翁醉放颠。

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青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