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壬午发利州

两岸骚骚麦尾黄,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浅草平沙暝色苍。

作品评述

《四月壬午发利州》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月壬午发利州,
两岸骚骚麦尾黄。
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
浅草平沙暝色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间的景色和氛围。诗人描述了岸边麦田尽黄,茅屋下半瓦荫蔽垂柳的景象。牧童吹着笛子,引领着牛羊归家。在浅草和平沙地上,夜幕降临,一切都变得苍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四月的美丽和宁静。黄色的麦田、垂柳和牛羊归家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人通过牧童吹笛的形象,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最后两句表达了夜幕的降临,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苍凉之感。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约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月田园的景色,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花开时节趁柔金,冷露繁霜未许侵。况是天香无欲韵,一樽清赏有知音。

马家公子好楼台,凿破青山碧沼开。啼鸟不知人事变,数声犹傍水边来。

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长空净云雨,斜日半虹霓。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迷。地与喧闻隔,人将物我齐。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谿.

二圣忧勤忘寝食,百神奔走会风云。禁林夜直鸣江濑,清洛朝回起縠纹。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余薰。秋来定有丰年喜,剩作新诗准备君。

章守三咏,所谓包公堂、清心堂、披云楼,诗见集中。熊罴入梦,当重九之佳辰;贤哲间生,符半千之休运。弧桑纪瑞,篱菊泛金。辄敢取草木之微,以上配君子之德。虽词无作者之妙,而意得诗人之遗。式殚卑悰,仰祝遐寿。枫岭摇丹,梧阶飘冷,一天风露惊秋。数丛篱下,滴滴晓香浮。

怪渠诗律自江西,曾把文章谒紫微。今日凄凉亦何甚,异方流转未能归。

门掩松萝一径深,偶携藜杖出前林。谁知尽日看山坐,万古兴亡总在心。

庭静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太息重太息,吾生谁与归?那知暮景迫,但觉故人稀。避祸归犹困,忧谗默亦非。今年贫彻底,拟卖旧渔矶。

两地相望千里馀,一番梅雨晓晴初。无因可寄平安信,喜傍征人接近书。

短景又还暮,羁愁那易禁。半生无著莫,万事任浮沉。衲敝芦花冷,炉存葑火深。云间断行雁,时复动哀吟。

昔人持此咒,岩坐岁寒深。梵言不复闻,雅名流至今。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气连宫阙借氛氲。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莫比冥灵楚南树,朽老江边代不闻。

杰石何空洞,中藏一寺幽。不须补天漏,时觉有云浮。蟾吐半轮日,鲸吞万斛舟。兹岩本同姓,欲去且迟留。

少年身寄市朝中,俗论纷纷聒耳聋。清绝宁知有今日,高眠终夜听松风。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

仔细曾穷究。想六地众生,强揽闲愁。恰才得食饱,又思量、骏马轻裘。有骏马,有轻裘。又思量、建节封侯。假若金银过北斗。置下万顷良田,盖起百尺高楼。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贪利禄。竞虚名,惹机勾。岂知身似、水上浮沤。贪恋气财并酒色,不肯上、钓鱼舟。荒尽丹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开门不成出,麦色遍前坡。自小诗名在,如今白发多。经年无越信,终日厌蕃歌。近寺居僧少,春来亦懒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